遭到迫害的《偽君子》
《偽君子》是莫里哀最優秀的作品。他在劇本序言中寫道:“呈現給諸君的這部喜劇已經引起許多爭議,遭到長期迫害;由此可以看出,書中所勾畫出來的人物在法國所占的勢力比我迄今所描寫的各類人物要雄厚得多?!贝嗽挼莱隽恕秱尉印匪从车纳罹哂袕娏业默F實性,以及在創作演出過程所經歷的長期艱苦斗爭。
《偽君子》塑造了大騙子答爾丟夫的形象,他是一個破落小貴族,披著宗教虔誠信徒的外衣,到處騙人。巴黎富商奧爾貢把他當做“道德君子”領回家供奉。可是答爾丟夫卻騙取了他的財產,還要勾引他的妻子,并企圖向國王揭發奧爾貢參與政治活動的機密。結果,由于“賢明國王”的明察善斷,才揭露了答爾丟夫的原形并將他逮捕。當劇本演出時,教會的高級人士發現宗教人物居然成為笑罵的對象,十分不安。演出后四出活動,取得王太后支持,找國王告狀,聲嘶力竭地要求國王下令禁演。有個神父還專門寫了 一本小冊子咒罵莫里哀是“扮裝成人的魔鬼”,叫囂要把他投入油鍋里活活炸死。國王路易十四雖贊賞此戲,但看到反對的勢力太大,不得不下令禁演。
三年后,王太后去世,反動勢力失去了一個強大后臺。莫里哀請國王撤銷禁令。國王口頭答應了他的請求。為減輕社會阻力,莫里哀對劇本作了修改:主人公名字改為巴紐夫,服裝由高級僧侶的袈裟改為一般僧侶的道袍,同時刪去了一些爭執較大的臺詞。但這些修改并未減少劇本反宗教的色彩。演出之日,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反動勢力亦未肯罷休,在第二天演出開場時,巴黎最高法院院長利用國王不在之機,組織一批警察到劇場大打出手,把觀眾趕走,并查封劇場。巴黎的大主教還貼出告示,聲言凡看過《偽君子》演出、聽過朗誦劇本的教徒,都要被革出教門。這下切斷了劇本與觀眾的聯系,莫里哀的劇場整整關閉了七個星期。第二次公演被迫中斷。
又過兩年,路易十四與羅馬教皇締結一項“教會和平條約”,目的在于調解教派糾紛,這在客觀上使宗教迫害有所收斂。莫里哀又上書國王,要求收回禁演《偽君子》的命令。請求獲準,《偽君子》第三次得以公演。這次莫里哀對劇本進行修改,放棄第二稿中的妥協讓步,主人公恢復了原名。由此可見《偽君子》是如何長期遭受迫害的。杰出的文學藝術作品遭到禁演,或禁止出版、禁止閱讀等迫害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層出不窮,但愿這種遺憾不再重演。
上一篇:遭到嘲笑的羅巴切夫斯基
下一篇:遭迷惑,克拉蘇失策特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