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陰陽家
戰國時期以陰陽、五行說為中心思想的一個哲學流派。蓋由古代天文家、占星家、術數家演變而來。《漢書·藝文志》把其列為九流之一。亦稱陰陽五行學派。代表人物有鄒衍等。陰陽說和五行說本來是先秦時兩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學說。鄒衍以五行配四時,用陰陽消長分析四時變化,尚有某些合理因素。但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釋王朝的更替,則完全是一種神秘主義的歷史循環論。陰陽家學說包含有若干古代天文、歷法的知識,但大量的是神秘主義的東西,到漢代演變為荒誕的讖緯神學,后世許多世俗迷信都和它有淵源關系。這種雜糅科學和巫術的矛盾體系,對后世哲學產生了影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阿房宮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