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迷惑,克拉蘇失策特默沙
公元前71年夏,斯巴達克起義軍移軍南意大利。由于應允把起義軍運過墨西拿海峽到西西里島的海盜背信棄義,使斯巴達的計劃受挫,只好率軍回師北上。同年冬,就在斯巴達克準備北上的時候,被羅馬元老院任命為軍事統帥,授予“狄克推多”頭銜的克拉蘇率領大軍趕到特默沙,堵住起義軍的退路。特默沙地處第勒尼安海和愛奧尼亞海之間,三面環水,是一條狹長地帶,中間陸地只有五十多公里寬。克拉蘇利用這酷似一只大口袋的地形,命令部隊挖了一條橫跨地峽的壕溝,壕溝為四點五米,溝邊還修筑了高大堅固的防護墻,打算把起義軍困死在半島南端。這時正值隆冬,起義軍糧草又不足,不宜打持交久戰。為了盡快地沖出封鎖線,鉆出“口袋”,斯巴達克率起義軍幾次拚殺,均未通過封鎖線。但斯巴達克并沒有氣餒,經深思熟慮,立即改了強攻的方案,決定采取制造假象的方式,蒙騙克拉蘇,使其產生錯覺,乘機突圍。于是,斯巴達克利用大雪紛飛的夜晚,命令士兵在靠近克拉蘇的地段,燃起篝火,在篝火旁邊吹起笛子,敲響皮鼓,跳起各部落的舞蹈。克拉蘇見此,便放松了警惕,認為起義軍這是在他們死亡前進行的最后娛樂。因為按當地古老的風俗習慣,奴隸們在臨死前都要進行最后一次篝火晚會。而此時,斯巴達克帶領起義軍身披白色羊皮,在雪中悄悄地靠近壕溝。到了壕溝,起義軍便將攜帶的木材、凍土等乘敵人不備填平壕溝,沖出了封鎖線,待克拉蘇發覺追趕時,斯巴達克起義軍已出現在意大利平原之上。克拉蘇辛辛苦苦挖掘的50公里壕溝成了廢物。
克拉蘇前功盡棄,其主要失誤就在于他被斯巴達克的計策所迷惑,結果放松了警惕,在用兵上稍遜斯巴克一籌。
上一篇:遭到迫害的《偽君子》
下一篇:郁達夫——扶桑島上的“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