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上的暴力
當今體壇上野蠻的暴力事件時有發生,足球場上的短兵相接,冰球場上的舞槍弄棒,橄欖球場上的重傷殘,拳擊臺上的你死我活,跤場上的兩敗俱傷,使觀眾看后心驚膽顫,目不忍睹。
幾十年來,暴力與野蠻事件一直籠罩著南美運動場,不論是烏拉圭還是阿根廷,每場足協杯(職業)錦標賽的爭奪,都必定引起騷亂和毆斗。這在球迷心目中仿佛是理所當然的,勢在必行的結果。盡管所在國的警察采取嚴密的防范措施,但助威者的憤怒,球迷的歇斯底里,流氓的起哄,總是此起彼伏,無法遏制。1969年洪都拉斯與薩爾瓦多相遇,場內外出現了最大規模的毆斗,三千人成為毆斗的犧牲品,六千人受傷,西方評論,稱之為“足球戰爭”。
美式橄欖球已成為一種摧殘年輕人精神與身體的運動項目。據統計,幾乎每場比賽都有傷殘者。僅1977—1981年間,在橄欖球場上因傷而致癱瘓的大學生就超出40人。傷殘不只限于成年人,也殃及到半大孩子和兒童。一位評論家說:“美式橄欖球是從頭至尾貫穿著粗野與暴力的體育運動”。今天的球迷不見到流血,不看見抬出幾個去就不過癮。
再看西歐足球場上的表現:輕則狂喊亂叫,投擲酒瓶;重則破壞公物,焚燒看臺,繼而就是你死我活的兩派交鋒。1984年足球場上接二連三的風波,再次證明了不只是美國,而且整個歐洲的球迷們都是動輒訴諸武力者。他們為了證明自己對足球的嗜好與對球隊的支持,不顧一切地,哪怕是坐牢或送死也要與之求得共鳴。即便到國外去看球也不收斂,更談不上安分守己,只要稍有借口就嘩然起哄,大打出手。不少報刊稱這些人是“鬧出經驗來的特種部隊”。拳擊場上當然另當別論,從1945—1979年的34年間,死于職業拳擊的達335人。
巴西球員是世界足壇上的佼佼者,但巴西的球迷卻不但十分挑剔,而肝火也極旺。第12屆世界杯時,巴西隊令人惋惜地落榜,殃及國內球迷牢騷滿腹:有的砸了電視機,有的干脆把電視機扔到窗外去。可以推測,這種情緒一旦遇上一點外因,那一定會大打出手。
運動員在場上的毆斗,不僅球員之間受到損害,還可波及到看臺上及電視機前。它所造成的暴力、流氓舉動,不但給社會帶來危害,也給觀眾帶來極壞的影響。
上一篇:轉眼成空的永寧寺塔
下一篇:遠嫁海外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