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聲東擊西·魏王束手就擒
楚漢相爭初期,魏王豹本來響應劉邦的號召,與劉邦聯兵共同擊楚。但彭城之戰劉邦失利后,魏王豹借口回家探望父病,率軍回到魏地(當今山西省南部地區)。他一渡過黃河,便截斷黃河西岸臨晉關(在今山西永濟縣西)的交通,叛漢歸楚,宣布與楚媾和。魏地戰略位置對劉邦很有威脅,西進則直通劉邦的根據地關中,南下則可截斷漢軍糧道,對漢軍形成與楚軍南北夾擊之勢。劉邦為了解除這一威脅,在派謀士酈食其前往說降不成的情況下,于漢高祖2年(前205年)8月派韓信、曹參、灌嬰等率兵擊魏。
魏王豹得知漢軍來攻的消息,采取了正確的固守戰略,加強各地尤其是各黃河渡口的守備,同時,派大將柳直率主力集中于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蒲口鎮),封鎖黃河主要渡口臨晉關。
韓信偵知魏軍軍事部署后,采取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的戰術,在臨晉渡口廣集船只,以迷惑魏軍。魏軍將領果然上當,以為漢軍必從此處渡河,對其它地區的防犯稍有忽視。而此時韓信已派曹參率部在夏陽(今陜西韓城縣南)秘密找到另一渡口,以木桶做渡河工具,迅速偷渡過黃河,隨即猛撲臨晉魏軍側翼。這如從天降的攻擊頓時使魏軍軍心大亂,正面韓信、灌嬰乘勢搶渡黃河,魏王豹憑黃河天險的守備措施一戰即潰,他本人倉惶率殘部向東退卻,被漢軍在曲陽(今山西安邑、垣曲之間)再敗,不久,魏王豹在東垣(今山西垣曲縣西)被俘,魏地終于被漢軍平定。
魏王豹之敗,主要在于不能靈活運用戰略戰術。他采取依險而守的戰略是正確的,但他對敵人的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缺乏認識,一味依賴天險,對敵方的動向不了解,終于給敵人以可乘之機。戰爭中時常以假象蒙蔽對方,魏王豹的失敗就在于被假象蒙住了雙眼。
上一篇:不識冒名頂替真面目
下一篇:不該失傳的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