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帶著恥辱離開漢城
約翰遜的苦練見到了成效,1985年8月,在蘇黎世田徑邀請賽上終于超過了劉易斯,從那以后,加拿大“飛人”開始了取代美利堅“飛人”的征程。
1987年8月30日,羅馬時間18時30分,約翰逮和劉易斯同時踏上了羅馬田徑世界錦標賽的跑道。在這之前,這兩顆巨星的較量雖然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但畢竟都是地區性的比賽。雙方都可以拿出種種理由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解。但世界田徑錦標這賽,沒有一個參加者對這場競爭掉以輕心。發令槍響后,新的世界記錄誕生了,9秒83!本·約翰遜!從此,田徑史上開始了“約翰遜時代”。約翰遜奪得了世界第一“飛人”的稱號,他保持著世界紀錄,但他的胸前卻缺少一枚奧運會的金牌。
1988年9月24日,下午1時25分,漢城奧運會,男子100米跑決賽即將開始了。一聲槍響,七名運動員同時起步,經常在前五米中占優勢的約翰遜這次卻顯得有些遲緩,但到了30米處他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連最擅長后50米跑的劉易斯也覺得鞭長莫及。距離終點還有兩三米,約翰遜就舉起了他的右臂,并向左看了看劉易斯。9秒79,令人不可思議的“太空速度”。全球的各家通訊社都發出了快訊,為這一人類的奇跡歡呼。
兩天以后,美聯社發了一篇通訊:經藥物檢驗確認本·約翰遜賽前服興奮劑,被取消冠軍資格,金牌被卡爾·劉易斯獲得。
對于約翰遜來說,天堂的地獄之間的距離只有48小時。9月27日清晨,他由媽媽和妹妹陪同,在保安人員和記者擁簇下來到漢城金浦機場。兩天前看過他比賽的觀眾怎么也不能相信這就是約翰遜,就是那個他造了人類奇跡的運動員。
這一事件,使得漢城奧運會最光輝的一頁變成了最丑惡的欺騙,成為現代運動史上最大的丑聞,這無疑是對奧林匹克的一次沉重打擊。對于約翰遜來說,金牌得而復失,被罰停賽兩年,這是莫大的恥辱。一失足成千古恨,難道不應記住這個教訓嗎?
上一篇:約翰·菲勒教授的淪落
下一篇:約翰遜的醫生亦受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