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弱退讓的苦果
沙俄一手導演外蒙“獨立”后,便立即唆使哲布尊丹巴以“蒙古君主”的名義打電報和寫信給黑龍江呼倫貝爾地區的王公,煽動其率眾叛亂,脫離中國。1912年初,沙俄駐呼倫貝爾領事烏薩蒂操縱和指使額魯特旗總管勝福等人,調集附近各旗蒙兵1000人,以“大清帝國義軍”的名義發動叛亂。1月15日,叛軍在俄軍暗助下,進入呼倫城內,占領官署,逼迫政府官員交出行政權和撤出當地駐軍。勝福等占領呼倫后,立即宣告“獨立”,并成立了偽“自治政府”。哲布尊丹巴授勝福以“參贊大臣”頭銜,作為偽“大蒙古國”駐呼倫的“總督。”北京政府和黑龍江巡撫多次派人勸說勝福取消獨立。由于沙俄從中阻撓,勝福不但不聽勸說,反而繼續發動武裝進攻。2月2日晨,叛軍400人和化裝成叛軍的沙俄侵略軍約一個營,向臚濱城(今內蒙滿洲里)發動進攻。守衛臚濱城的巡防兵一個營立即還擊,斃俄軍官兵5名,叛軍20名。2月4日黎明,沙俄馬步兵2000余人和叛軍200余人,包圍了臚濱府衙。上午11時,沙俄官員進入府衙進行威脅,“限12點鐘交槍馬,否則開炮轟擊。”北京政府害怕中俄沖突進一步擴大,遂命臚濱等地的駐軍撤走。后來,北京政府在沙俄的脅迫下,于1915年11月6日與其簽訂了《中俄關于呼倫貝爾之協定》,實際上使沙俄對呼倫貝爾地區的控制合法化。
從勝福發動叛亂到《中俄關于呼倫貝爾之協定》的簽訂,北京政府一讓再讓,顯得極其軟弱無力,以致使勝福的叛軍和沙俄侵略軍得寸進尺,胃口越來越大,沙俄由占領臚濱府衙,進而擴大到控制整個呼倫貝爾地區。
上一篇:身口不一的盧梭
下一篇:銳師離都失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