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柳州之旅·大龍潭·刺史祈雨牧童吹笛
大龍潭在柳州市南郊4公里,古稱雷塘。相傳塘中潛居神龍,能興雷降雨,故天旱時人們常來祈雨。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也曾親臨雷塘祈雨,并寫下了《雷塘禱雨文》。文中稱頌雷神“風馬云車,肅焉徘徊,能澤地產,以祛人災”;祈禱雷神“騰波通氣,出地奮響,欽若成功,惟神是獎”。后人在潭畔建雷塘廟,作祈雨之用。潭方圓約半里,清泉噴涌,綠水深幽;潭畔奇峰屏列,綠樹成林。前人在此留下不少詩篇。明代張翀常來此釣魚,并題詩刻于潭邊石壁上:“山下清泉出,林間白發來。寒云如可臥,不必問蓬萊。”清代范赫詩曰:“龍宮俯幽潭,潭深三百尺。泉聲破空飛,石影倒懸垂。”
潭畔,有牧童山、羊山、龍山、雷山等。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牧童常在此牧羊吹笛。他的笛聲宛轉悠揚,優美動聽。一天,笛聲傳到水晶宮,打動了龍王之女。她尋聲來到大龍潭畔,越聽越入迷。牧童吹了三天三夜,龍女也聽了三天三夜,不愿回宮。龍王知道了,派蝦兵蟹將把公主追回來,公主不從,并用仙氣將蝦兵蟹將吹回。龍王大怒,親自出宮。他張嘴大吼一聲,一剎那,雷鳴電閃,風狂雨暴,牧童、山羊和龍女都化成了石頭。
現在,大龍潭里泉水噴涌,潺潺有聲,人們傳說這是牧童的笛聲在鳴響。牧童山旁仿佛正在對鏡梳妝的美女山,正是癡迷地聽著牧童笛聲的龍女。而龍王一吼,形成雷雨,無意中又滋潤了田地,雷塘因此又稱“龍潭”。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漢中之旅·拜將臺·劉邦設壇拜韓信
下一篇:茫茫高原雪·拉薩之旅·加嘎鐵索橋·募捐修鐵橋義演創藏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