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負豈能以政治手段干預
1952年8月18日,在莫斯科斯大林體育場,成千上萬的球迷急切地等待著觀賞一場蘇聯足球錦標賽的精彩表演。參賽雙方是代表蘇聯足球最高水平的中央紅軍隊和基輔狄納莫隊。可是比賽時間即將來臨,兩隊隊員卻未出場,正當觀眾不解之時,傳來了播音員宣布比賽延期進行的聲音。觀眾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事情的原因是,8月17日,即比賽的前一天,在紅軍隊訓練基地,來了一隊蘇軍政治部的軍官,他們向隊員們宣布球隊立即解散,并說:“如果部隊在戰場上丟掉了軍旗,就必須解散。你們曾被認為是我國足球界的驕傲,可是,由于你們在戰場上發抖,使國家和國防力量蒙受了極大的恥辱”。講這些話,是因為:不久前,蘇聯在芬蘭奧林匹克選拔賽中,與南斯拉夫隊交戰,以一平一負失去進軍奧運會的決賽的資格。此事還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后的初期,蘇聯隊與外國隊的比賽寥寥無幾,蘇聯體委主席羅曼諾夫為獲得參加國際比賽的經驗,滿足觀眾觀賞高水平足球賽的愿望,曾向上級部門遞交了保證本國足球隊戰勝對手的書面報告。并在蘇聯舉行了由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蘇聯等四支球隊參加的國際比賽。由于蘇聯的兩支球隊剛剛組建,缺乏比賽經驗而雙雙敗北。這件事驚動了蘇共中央,有關領導認為,社會主義強國的任何失敗都會有損于國家威望,于是對這兩個隊作了處理,給運動員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這次奧林匹克選拔賽由于蘇聯心理壓力過重,又遇上了比自己技高一籌的南斯拉夫隊,等待他們的必然是失敗的命運。一周以后,政治局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國家隊失利的問題,認為這次失敗是對國家威望的極大損害,決定解散紅軍隊,并取消兩名前鋒和主教練功勛大師稱號,兩名后衛體育大師稱號以及他們參加比賽的資格。這就是出現在本文開頭場面的緣故。
兩年后的春天,為了進一步發展足球運動,重新組建了紅軍隊,并給當年受過處分的教練、隊員恢復了名譽。由此說明,用政治手段粗暴地干涉體育比賽是體育運動提高和體育事業發展的大忌。
上一篇:勝利進軍中的憂患
下一篇:勝負未卜墜橋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