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性惡論
中國古代關于人性的一種倫理思想,由荀子提出。他認為:人性是惡的,天生就有“好利”、“疾惡”、“好聲色”等情欲。如果任其惡的本性恣意發展,必然導致相互競爭、殘殺和淫亂。如荀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性惡》)他還認為:人只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就能棄惡從善,成為象禹那樣的圣人。
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性惡論
中國古代關于人性的一種倫理思想,由荀子提出。他認為:人性是惡的,天生就有“好利”、“疾惡”、“好聲色”等情欲。如果任其惡的本性恣意發展,必然導致相互競爭、殘殺和淫亂。如荀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性惡》)他還認為:人只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就能棄惡從善,成為象禹那樣的圣人。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思鄉曲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