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的“金字塔”
中國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效率低下是眾所憂慮的問題,也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一大難題。
中國人民大學共有正副校長8人。從一張“聯絡圖——《副校長分工示意表》上,我們看到,7位副校長分管著80多個部門,其中用虛線與校長們“聯系”著的(而不是分管的)教學科研單位僅占1/3。80年代與50年代比較,人大教學科研單位增加4倍,而非教學部門則脹出10倍。這龐大的行政權力機構是怎樣運轉的呢?
學九樓在1986年暑期完工了,但卻不能使用,門鎖,廁所沖水器都有毛病。過去學校后勤方面的事統由總務處負責,如今,在總務處長的領導下,與總務處平級的單位就有八九個之多(大多是由原總務處所屬的科升級而成)。有權管房子的就有:基建委員會辦公室、基建處、修建處、房產辦公室等。面對新樓的問題,基建處說,我們只負責建房子,維修是修建處的事;修建處說,我們的任務是維修舊房,這種無人用過的新房不在維修之列;……。
據有關人士介紹,人民大學現有在職處級干部270余人,至于科級單位和科級干部的數字,由于大大超出上級規定的編制,所以“必須保密”。
龐大的權力系統已異化為凌駕于教學科研之外、之上的力量,人們要為它的存在而奔忙勞作。中文系主任謝自立說:“我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大干事,今天這個部門要求填報表,明天那個部門要去匯報,什么伙食節電、園林綠化、房屋分配、計劃生育,什么都要求系里主要負責人管,哪有精力抓教育?”
1988年初系主任會上傳達的本學期10項工作任務中,涉及教學和科研的僅有兩項。
然而,如果把這一切都推到校長頭上,那也未免太冤枉了他們。副教務長紀寶成、副校長黃達說,大家都明白,機構太多,人浮于事不好,可這是工資制度造成的。不提職就提不了工資。行政管理干部,四五十歲了,你不給他安排個處長怎么辦?分管后勤的楊德福副校長感嘆校長難當,他說;“現在是要財權沒財權,要人權沒人權,你要雇幾個臨時工,指標控制在教委,教育經費給了你,怎么用則要由他定。有的教師對我們花幾十萬元去建門樓、花園有意見,他們不了解,那花的是綠化經費,專款專用。現在誰都可以管學校,街道小姑娘都可以對你校長拍桌子。開公審會要主管校長帶隊,檢查交通安全也要分管校長參加,不然就扣你單位的分,罰你的款。
學校的管理體制應該按照學校運行的內在規律來建設,不應該與社會政治體制一對一地套,“金字塔”式的官僚集權管理體制不適合學校管理,應該進行改革。《中國青年報》1988年4月27日曾對這一現象作了詳細分析和報道。
上一篇:俏眉眼做給瞎子看
下一篇:偏向的農業學大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