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過分依賴現代設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于臨床診斷的各種檢查設備不斷更新完善,先進設備能更清晰、準確地反映人體組織器官的形態,生理生化方面的變化,給臨床提供了更確切的診斷資料,也給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廣泛的思維途徑。然而它只能是醫生感觀的一種延伸,它不能替代臨床癥狀和體征,更不能替代醫生的邏輯思維活動。儀器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加上操作者的認識不足或偏離,也會出現所提供的資料不準確。如果臨床醫生過份依賴輔助檢查,忽視綜合判斷,特殊檢查只能增加誤診機會。
有人通過對世界許多國家和國內很多醫療單位進行調查后發現,雖然現在有很多醫院都引進了高新技術,購置了現代設備,從而使臨床醫療水平有了相當的提高,在過去難以區別的疑難病,現在比較好鑒別了,過去難以確診的疾病,現在也變得容易確診了。應該說臨床確診率要比以前高了,但是臨床的誤診率和漏診率卻末能因此而降低,誤診率和確診率依然在3:7之間徘徊,甚至有些國家和我國部分醫院的誤診率和醫療糾紛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上升趨勢。
例如國外統計,40—50年代臨床誤診率在30%左右,而80—90年代仍占25%—30%。國內統計,現在總體誤診率為32%左右,其中早期肺癌誤診率為30%—70%,流行性出血熱早期誤診率為40.6%—84.6%,特別是直腸癌,誤診率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1.7倍(廣州)或2.3倍(上海)大腸癌誤診率最高達88.6%。
有人曾報道一男性患者,有胃痛史10余年,近來疼痛加重,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做了纖維胃鏡、胃腸道造影等多種檢查,提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竇部淺表胃炎,未見惡性病灶,在最后一次就診時,患者告訴醫生上腹部可摸到硬塊,經腹部檢查,最后確診為胃癌廣泛轉移。
盡管在臨床上誤診的原因很多,但就過份依賴于現代設備這一點來說,不能不說是當今造成誤診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新技術的應用,假如不能造福于人類,相反卻造成某種失誤,這顯然違背我們的初衷。為避免造成更大的失誤,我們必須對此有足夠的認識。
上一篇:警惕“骨痛病”在我國重演
下一篇:赤膊上陣·虎癡少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