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對下江南的懺悔
乾隆是我國歷史上較開明的皇帝,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發展,都起到過很大的推動作用。但他好大喜功,愛出人頭地。他曾六次下江南巡游,除了游玩的目的外,也含有普查民情,巡視地方官吏的政績的目的。當時朝野對此皆是一片阿諛奉承之詞,乾隆自己也沾沾自喜,以為是一件空前風雅的事。但到了晚年,他反躬自問,覺得下江南除了勞民傷財外,實在沒有什么意義,對此他十分后悔。
乾隆兒子嘉慶帝即位后,也仿效先人,渡江南巡。回來后在群臣面前夸耀此行,得意非凡。這時老臣吳熊光站出來說:“當年乾隆皇帝暮年曾向臣面諭:‘朕臨御六十年,并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之舉,將來皇帝如南巡,你一定要阻止’”。這番話使滿朝文武及嘉慶帝都感到震驚。嘉慶帝經仔細考慮后,認為乾隆講得很對,此后他便沒有再南下。
乾隆作為一代明君,能從以往的行動中找出不足、接受教訓、引以為戒,并勸阻后人不要仿效,這種敢于正視錯誤和知錯必改的態度,也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上一篇:乾隆喜矜夸,宴慶多鋪張
下一篇:乾隆斷章取義歪解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