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喜矜夸,宴慶多鋪張
乾隆一生處高履厚,從未經歷艱苦,其性格似富家紈绔子弟。他英明具有才干,但行事不免張皇粉飾,頗有矜夸之氣。遇有慶典,更是大事鋪張,奢侈之極。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皇太后六十壽日,乾隆為之舉行慶典。當時中外臣僚,紛集京城,都來為皇太后賀壽。從西華門至西直門高梁橋,在十多里長的大路上,張燈結彩,搭了許多亭臺樓閣,時人描繪當時的場面稱:“錦繡山河,金銀宮闕,剪彩為花,鋪錦為屋,九華之燈,七寶之座,丹碧相映,不可名狀。每數十步間一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侲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顧方驚,右盼復眩。游者如入蓬萊仙島,在瓊樓玉宇中聽霓裳曲,觀羽衣舞也。”(見《曝詹雜記》)當時全國各地爭相貢獻壽禮,有的用彩絹做成高山,有的用錫箔制成湖海波濤,有的所獻蟠桃有幾間屋子之大,然而這些尚屬粗俗之物,不足稱道。最氣派的有廣東所做的翡翠亭,亭寬兩三丈,全部用孔雀尾做屋瓦,一亭不下一萬眼。還有湖北所獻的黃鶴樓,重檐三層,墻壁都是用六七尺高的玻璃磚所構成,陽光一照,輝映數里。浙江則用湖鏡做成廣榭,用直徑兩丈的大圓鏡,鑲嵌在天花板上,四面八方又鑲了幾萬塊小鏡,鱗次砌成圍墻,人進入其中,一人映照,便立即分映出百億個影象。其他各省所獻壽禮,亦都是競奇斗巧,以取悅皇上為榮。
“千叟宴”起自康熙,當時所請不過三、四百人。五十年,乾隆繼承其祖父成法,亦設“千叟宴”,征六十歲以上老人共三千人,賜筵乾清宮,并允許子孫攙扶入宴,總人數超出三千,其規模十倍于康熙,為此,乾隆十分得意,作詩道:“祖孫兩舉千叟宴,史冊饒他莫并肩。”
清朝發展到乾隆中葉,國力強盛,每年收支,至少結余五百萬兩以上,到乾隆五十五年,府庫存銀達八千萬兩。而到乾隆末年,庫存卻已告匱,年剩僅二百萬兩。大量的積貯,大宗的收入,流向了哪里?除去各項開支以及官吏的貪污之外,皇帝的鋪張浪費也是一筆巨大的消耗。乾隆的逸侈是清朝中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篇:喬治三世國王強令把避雷針改為“避雷球”
下一篇:乾隆對下江南的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