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瓦加斯自殺身亡
熱圖利奧·多內萊斯·瓦加斯(Getulio Dornelles Vargas 1883—1954)出生于巴西南里約格郎德州圣博爾維的一個畜牧主家庭,就讀于巴西帕爾多軍官學校和阿雷格里港法學院,先后任南里約格朗德州議會議員和國會議員。自1926年起,他歷任聯邦政府財政部長、南里約格朗德州州長。1930—1945年和1951—1954年,他兩次當選巴西總統。
瓦加斯執政后,一度實行民主政治。但是到1937年他卻借口共產黨的威脅,取締一切政黨,取消國會,建立個人獨裁統治。為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瓦加斯政府又對工人實行一些讓步政策,實行8小時工作制、男女同工同酬、規定最低工資額并確保工會在眾議院中的席位。為了實現國民經濟的現代化,瓦加斯建立國家經濟委員會,加強對工、農、商貿、交通運輸等各部門的管理;宣布對石油、電力、礦藏和交通運輸實行國有化政策,大力發展鋼鐵等重工業;采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政策,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這些措施,使巴西國民經濟獲得迅速的發展。1930—1939年,水泥的產量增長8倍多,鋼產量增長3倍多。在二次大戰期間,巴西的外匯儲備超過了7億美元。
但是,瓦加斯總統為了從美國獲得大量的經濟援助,在1952年與美國簽訂了不平等的《美巴軍事互助條約》,成立了“巴美經濟發展聯合委員會”,使巴西在經濟上、軍事上更加依附于美國,因此,他遭到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反對。以高級軍官為代表的反動勢力,借機向瓦加斯施加壓力,迫使他解除勞工部長若奧·古拉特的職務,促使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議會、軍人俱樂部及社會輿論強烈要求瓦加斯總統無條件辭職。不愿辭職的瓦加斯于1954年8月4日自殺身亡。
巴西總統瓦加斯的悲劇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為了發展國民經濟,不惜犧牲人民民主、出賣民族利益,投靠帝國主義大國,雖可使經濟得到一時的發展,但終會因失去人民和軍隊的支持而失敗。
上一篇:巴甫洛娃取得成就之后
下一篇:巴西足球教頭頻換結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