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卜克內西生平簡介,李卜克內西歷史評價,李卜克內西怎么死的?
卡爾·李卜克內西(KarlLiebknecht,1871—1919),德國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1871年8月13日,卡爾·李卜克內西誕生于德國萊比錫市,是著名工人運動領袖威廉·李卜克內西的第二個兒子。威廉一心想把這個孩子培養為革命事業的后繼者,征得馬克思和恩格斯同意,取名為“卡爾”。
卡爾出生不久,父親由于反對德國兼并亞爾薩斯—洛林,在1872年以“策劃叛國”和“褻瀆”皇帝的罪名,被俾斯麥政府判處兩年要塞監禁。他上小學那年,俾斯麥政府開始實施反社會黨人非常法。直到他中學畢業時,延續12年之久的非常法才被廢除。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卡爾經歷了俾斯麥政府嚴酷鎮壓工人運動的歲月,在心靈深處種下了對容克和資產階級的憎恨。
年輕的卡爾希望成為替人民作辯護的律師,于1890年4月考入萊比錫大學法律系,9月轉入柏林大學,繼續學習法學和國民經濟學。1893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4年后得博士學位。1899年,他和哥哥特沃托爾在柏林開辦聯合律師事務所。1900年,他加入社會民主黨,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他被推為柏林第一選區社會民主黨選舉聯盟的成員,第二年被提名為國會議員候選人。
卡爾·李卜克內西在反對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斗爭中初露鋒芒。1902年9月,《新時代》發表了他的第一篇批駁修正主義觀點的政論文《新方法》,他強調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必須始終并到處都有力地置于重要地位”。伯恩施坦對此十分惱恨。相反,倍倍爾稱贊說:“我發現這個年輕人有著銳利的筆鋒,這使我感到高興”。從此,卡爾堅定地站在黨內左派一邊,逐漸成為左派領導人之一。俄國1905年革命爆發后,卡爾就同盧森堡等左派分子一起,號召德國工人也用“俄國的方式”,同德國反動派斗爭。在1905年(耶拿)、1906年(曼海姆)兩次黨代表大會上,他都主張采取政治性群眾罷工手段,并同機會主義者展開激烈爭論。
反對軍國主義,關注青年運動,是李卜克內西革命活動的重要方面。帝國主義戰爭的危險在20世紀初年日益增長。爭取青年是反帝國主義斗爭的基本環節。李卜克內西積極支持青年工人建立獨立組織。德國青年工人聯合會于1906年成立后,他就在《青年近衛軍報》上發表文章,向應征青年揭露德國軍隊的反無產階級的本質,號召他們“回到無產階級軍隊的行列中來”。9月,他向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反軍國主義斗爭的報告,并建議召開第一次國際青年代表大會,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國際。
1907年2月,李卜克內西的《軍國主義和反軍國主義》一書出版。它論證軍國主義既是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又“在工人階級解放斗爭中充當資本主義及一切反動勢力的支柱”,“只有社會主義的火焰才能把它徹底掃清”。李卜克內西指明,必須在青年和軍隊中有力地進行反軍國主義教育,“使無產階級青年充滿階級覺悟和對軍國主義的憎恨”。“誰有了青年,誰就有未來”。
同年8月,李卜克內西列席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他會見了列寧,擁護大會經列寧和盧森堡提出修正案的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決議。隨后,他作為會議主席主持召開第一次社會主義青年組織的國際代表會議,并在報告中著重闡明開展反軍國主義宣傳運動的必要性。會議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國際,李卜克內西擔任領導人,為國際青年運動所尊敬。
由于他堅決揭露軍國主義,這一年4月政府下令沒收他的上述著作。接著,萊比錫帝國法院以“叛國罪”判處他一年半徒刑。從10月起,他被囚禁在格拉茨要塞監獄。即使這樣,他在11月再次被選入柏林市議會。第二年,他還當選為普魯士邦議會議員。
1909年6月1日出獄后,李卜克內西又積極投入革命活動。在1910年馬格德堡黨代表大會上,他同倍倍爾等人一起,嚴肅地批判巴登邦議會社會民主黨黨團的機會主義分子,他們違背黨的決議,同意批準邦政府的財政預算。在這一次和1911年耶拿黨代表大會上,他與其他左派代表再次同機會主義分子爭論,維護政治罷工的斗爭手段。
隨著戰爭危險日益臨近,李卜克內西加緊揭露和譴責帝國主義的備戰活動,號召工人階級和廣大青年以革命斗爭制止戰爭。1910年9月,他主持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青年代表會議,作軍國主義問題的報告。在1912年9月開姆尼茨黨代表大會上,他發言闡述無產階級面臨帝國主義戰爭而應擔負的歷史任務。11月,他受社會主義國際局的委托,在布達佩斯群眾集會上抨擊擴軍備戰。他對克虜伯的揭露曾震動全歐洲。1912年當選為國會議員的李卜克內西,在第二年4月18、19和26日國會會議上三次發表講話,以確鑿的證據揭發大軍火資本克虜伯公司賄賂德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從國防部秘密檔案柜中竊取文件、圖紙,獲取軍火暴利,以及它同國際軍火資本集團串通,把軍火出售給積極備戰的雙方等勾當。李卜克內西嚴正指出:“祖國在危險中,但危險不是來自外部敵人,而是來自我們的內部敵人,首先是來自國際軍火工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許多國家的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相繼蛻變為社會沙文主義者。國會黨團在1914年8月3日討論政府要求國會批準的軍事撥款時,他和少數議員表示反對,但在4日國會表決時,由于受到黨的“紀律”的約束,還是投了贊成票。這個錯誤在一些黨員集會上受到批評,他就明確表示盡快糾正。在12月2日國會討論第二次軍事撥款時,他不顧黨團的壓力,以大無畏精神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成為唯一投票反對軍事撥款的國會議員。他的果敢行動,震驚了各國統治者和社會沙文主義集團,對德國和國際反戰運動的發展是個有力的推動。
為阻遏反戰斗爭,政府在1915年3月將李卜克內西征召入伍當工兵。社會民主黨國會黨團在2月初也對他反對軍事撥款的正義行動肆意責難。當然,這絲毫也動搖不了李卜克內西的斗志。他繼續利用各種形式,如書寫傳單、參加秘密集會以及在普魯士邦議會和帝國國會發言,向工人和士兵作反戰宣傳。5月,他寫出了《主要敵人在自己國內!》的著名傳單,明確指出:“任何一國人民的主要敵人都在自己國內!德國人民的主要敵人就在德國:德國帝國主義、德國主戰派、德國的秘密外交。德國人民必須和其他國家為反對他們本國的帝國主義者而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通力合作,在政治斗爭中制勝自己國內的這個敵人”。李卜克內西同時關注國際范圍的反戰斗爭和革命運動。他在百忙中為《青年國際》雜志撰稿。8月,他寫信祝賀在齊美爾瓦爾得舉行的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提出了“國內戰爭,不要國內和平!”的戰斗口號,堅決主張為社會主義革命而實行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顯示了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和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同時,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梅林、蔡特金等左派領導人著手團結黨內左派力量,同沙文主義領導集團劃清界限,獨立地堅持革命斗爭。1914年9月10日,他們在外國報紙上發表一項聲明,斥責領導集團的沙文主義政策。1915年3月5日,李卜克內西參加左派秘密全國代表會議,會后出版了《國際》雜志,以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為中心的左翼反對派就稱為“國際派”。1916年1月1日,李卜克內西出席“國際派”秘密會議,決定以“斯巴達克信札”為名秘密發表政治信件。在3月19日會議上,他作了關于德國反對派任務的報告,領導組成了斯巴達克派。后來,斯巴達克派脫離了社會民主黨,加入了考茨基、哈阿茲為首的中派在1917年4月從社會民主黨中分裂出來另建的獨立社會民主黨,但保持自己獨立的政治活動。
1916年1月12日,李卜克內西被開除出社會民主黨國會黨團。1916年5月1日,柏林工人在波茨坦廣場舉行反戰大示威。他向示威工人發出了“打倒戰爭!我們要和平!”的呼聲。他當即被捕,在8月被軍事法庭判決監禁四年又一個月,剝奪公民權6年。他嚴詞駁斥了莫須有的“叛國罪”,勇敢地宣稱:“不管你們怎樣判決,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為進行我的政治斗爭和國際社會主義的斗爭而付出一切力量”。
在羅考獄中,李卜克內西寫下了“縱然把我粉碎,我也決不低頭!”的詩句,表達自己英勇不屈的斗志。他想方設法了解群眾的反戰革命活動,寫文章秘密傳遞出去。得知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使他十分激動。他急切盼望德國革命迅速到來。
戰爭失敗使帝國政府搖搖欲墜。在人民多次示威提出強烈要求后,它不得不在1918年10月23日釋放李卜克內西。柏林兩萬多工人、青年、士兵熱烈歡迎他。“每個人都想看看這個人,這些年來他的名字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李卜克內西象一名凱旋者那樣歸來”。他向歡迎群眾呼出了“打倒政府!革命萬歲!”的口號。
李卜克內西立即以非凡的精力為即將爆發的革命繁忙奔波。他頻繁地同工人代表接觸,出席自由社會主義青年聯盟成立大會,呼吁立即準備武裝起義,推翻戰爭政府,組織工人和士兵蘇維埃,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他還同獨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談判,以廣泛動員工人群眾。11月8日,他簽署發出斯巴達克派的傳單,號召工人和兵士在柏林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第二天,起義的工人和士兵控制了首都。李卜克內西親自帶領一支隊伍奪占皇宮,在皇宮陽臺上宣布“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然而,起義成果被社會民主黨右派領導人竊取。獨立社會民主黨首領甘作同伙,充當艾伯特政府的成員。李卜克內西斷然拒絕參加政府,并揭露這個名為社會主義的政府保留舊國家官員和帝國軍隊,竭力扼殺革命的行徑。在這緊急時刻,李卜克內西同斯巴達克派其他領導人決定盡快創建革命政黨來領導無產階級保衛和推進革命。
起義勝利當天,《紅旗報》第1期發行,編輯部由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領導。11日,“斯巴達克同盟”成立,李卜克內西選入中央委員會,決定加緊籌備正式成立共產黨。同時,李卜克內西在《紅旗報》上、在群眾集會上揭露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對革命的背叛。12月16日,他在25萬柏林工人大會上講話,指出:“現在我們德國沒有社會主義的、而只有資本主義的共和國。社會主義共和國必須由無產階級通過反對變為資本主義支柱的現政府的斗爭才能建立”。他號召工人推翻艾伯特政府。30日,共產黨成立代表大會舉行,盧森堡作黨綱問題報告,李卜克內西作關于獨立社會民主黨危機的報告。他說明,該黨背棄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立場,斯巴達克派不能不同它決裂。德國共產黨終于在激烈的革命搏戰中誕生。李卜克內西作為黨的創始人之一當選為中央領導成員。
這時,反革命勢力加緊了撲滅革命的步驟,出現了“殺死李卜克內西!”的狂叫和煽動性標語,到處搜捕,甚至懸賞10萬馬克換取他和盧森堡的首級。不來梅市工人請求他們轉移。李卜克內西早把個人安全置之度外,毅然回答說:“要是柏林工人知道我們走開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要出什么事就讓它來吧!我們留在這里”。他堅持戰斗崗位直到最后一刻。
敵人的挑釁和進攻,迫使柏林工人于1919年1月初過早起義。革命被淹沒于血泊中。15日,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被反革命軍官秘密殘殺。就在當天,《紅旗報》發表了他最后一篇文章,表達了他對未來革命的堅定信念:“勝利必將屬于我們……不管達到目的時我們是否還活著,我們的綱領仍將生存,世界將由解放了的人類主宰。無論如何!”
卡爾·李卜克內西毫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無私地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不屈的國際主義戰士。列寧說:“李卜克內西是各國工人都知道的名字……這個名字象征著一個領袖對無產階級的利益和社會主義革命無限忠誠,象征著真誠地不惜一切犧牲地去同資本主義作無情的斗爭”①。他得到列寧的這個崇高評價是當之無愧的。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846.html
上一篇:拉西德生平簡介,拉西德歷史評價,拉西德怎么死的?
下一篇:李卜克內西生平簡介,李卜克內西歷史評價,李卜克內西怎么死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