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澄城縣·澄城樂樓》陜西名勝簡介
在澄城縣城西街。澄城樂樓建于唐德宗李適貞元十三年(797年),當時建兩樓,名為鐘樓和鼓樓。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十年(1582年)增建為3座樓,稱為神樓。中樓為主樓,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疊木而成,面寬5間,東西為12.30米,南北為11.40米,下有樓梯,上有回廊。頂為九脊,重檐,三滴水,歇山頂,檐牙高啄,挑角系鈴鐺。中樓左右,脅立兩座小樓,小樓兩座相同,為重檐方形十字歇山頂,南北6.50米,東西6.34米,用14根柱子架梁疊木而成。樓頂全覆碧綠琉璃瓦。主樓挺拔高聳,雄偉壯觀;次樓飛檐走獸,造型生動。
西樓內有唐代經幢1座,刻立于唐文宗李昂大和四年(830年),圓獸頭,仰蓮座,高1.48米,周長1.17米,至今經文清晰,完好可讀。
神樓北側有一口大鐵鐘,鑄于金章宗完顏璟明昌三年(南宋光宗趙惇紹熙三年,1192年),鐘高1.4米,直徑1.2米,壁厚0.12米,重3000公斤左右。鐘身鑄有《智炬如來心破地獄真言》及《梵書準提神咒》,均為梵、漢兩種文字,為研究梵文的珍貴實物資料。
澄城樂樓,為解放后所改,1980年撥專款修葺,1981年4月全部竣工。樂樓的保存和修葺,對研究我國明代古建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澄城樂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潼關縣·潼關》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灞橋區·灞橋》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