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和“老佛爺”
一、“太上皇”一詞的由來
那是在封建社會,我國稱皇帝的父親為“太上皇”,這個稱謂始于漢高祖時期。
漢高祖劉邦平定了天下,登上金龍寶座以后,成了萬人之上的統(tǒng)帥。有一天,他和以前一樣,又去參拜他的父親劉太公。心想太公此時應(yīng)當(dāng)端坐堂前,等著兒子。誰知他剛走到太公門前,就看見父親不是想象的那樣端坐堂前,威嚴(yán)可敬,而是穿著舊棉襖,手執(zhí)竹帚,畢恭畢敬地站在門口迎接他。這樣的舉動,使他非常驚訝,急問父親究竟為何這樣。
劉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的父親,可也不過是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哪有不敬皇帝的?那可是要殺頭的啊!”
劉邦好說歹說,他父親還是心里不踏實。為此,劉邦也犯難了。
事后,有人說秦始皇曾經(jīng)尊稱死去的父親為“太上皇”,建議也封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以后,他認(rèn)為這個稱呼蠻不錯,就馬上舉行大典,將他的父親扶上太上皇位。從此,劉太公便理所當(dāng)然地接受皇帝的參拜了。
二、“老佛爺”一詞的由來
我們在文學(xué)作品或影視劇作中,常常看到將慈禧太后稱作“太后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號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歷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
那么,為什么清代帝王的特稱叫“老佛爺”呢?這是因為女真族的首領(lǐng)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珠”的轉(zhuǎn)音,是“佛爺”“吉祥”的意思,因此,女真族的首領(lǐng)歷代相傳稱為“滿柱”。后來,有顯赫家族的首領(lǐng),便起名為“滿柱”。
清朝建國以后將滿語“滿柱”譯成漢語“佛爺”,成為清朝歷代皇帝的特稱。慈禧讓別人也稱她為“老佛爺”,是想讓別人也把她當(dāng)做皇帝一樣頂禮膜拜。
上一篇:阻擋不了前進(jìn)
下一篇:“女”字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