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陳子昂①
蘭若生春夏②,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③。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注釋】
①陳子昂:見《登幽州臺歌》。
②蘭:蘭草,俗名蘭香,生澤畔,花白紫葉、光潤,五六月盛。若:杜若,葉似薑而有文理,味辛而香。
③嫋嫋:同裊裊,風搖樹貌。
【詩本事】
《感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三十八首,本篇為其中的第二首。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干,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詩中以蘭若自比,寄托了個人的身世之感。
【賞評】
蘭若在春夏開花,幽雅清秀,獨具風采。它不像菊花那樣昂首怒放,也不像牡丹那樣富麗堂皇。朱紅色的花靜靜地綻放,覆蓋了紫色的莖,葉兒青青,在偶爾來訪的風里搖曳。沁人心脾的芬芳隨風四散開來,彌漫了整個山谷。秋天悄悄地走來,白天漸短。秋風不期而至,花兒片片飛散,秀美幽獨的蘭若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枯萎凋謝了。詩歌用比興手法,以“幽獨空林色”的蘭若自比,由寒光威迫,蘭若的芳華逝去,發出了美人遲暮之感,充滿了對生命的哲理思索。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華年易逝,浮生若夢,寓意凄婉,寄慨遙深。
【詩評選輯】
①元·方回《瀛奎律髓》: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不但《感遇詩》三十八首為古體之祖,其律詩亦近體之祖也。
②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卷二:《感遇》數詩,其韻度雖與阮籍《詠懷》稍相近,身分銖兩,實遠過之。
③明·高棅《唐詩品匯》:唐初律體聲華并隆,音節兼美,屬梁、陳之艷藻,鏟末路之靡薄,可謂盛矣,而古詩之流,尚阻蹊徑。拾遺洗濯浮華,斫新雕樸,《感遇》諸作,挺然自樹,雖頗峭徑,而興寄遠矣。
④明·程元初《唐詩緒箋》:詩欲氣高而不怒,怒則失于風流,此詩氣高而不怒。
⑤清·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僅存漢魏口氣。
⑥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吳摯甫曰:此自傷不遇明時。
上一篇:《憶住一師》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感遇十二首(其一)》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