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詩八十二首
(其四十一)
天網彌四野,六翮掩不舒。
隨波紛綸客,泛泛若鳧鹥。
生命無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修齡,養志在沖虛。
飄飖云日間,邈與世路殊。
榮名非己寶,聲色焉足娛。
采藥無旋返,神仙志不符。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躊躇。
此詩原列第四十一。身處亂世,有志難酬,世途窮窄,無可自展。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阮籍的心情極為苦悶,不知道自己怎么辦才好。這首詩把他痛苦憂憤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同屈原在《遠游》中表達的心情十分近似,故清代方東樹說: “此篇直書胸臆,即屈子《遠游》意,所謂心煩意亂也。”(《昭味詹言》)
開首二句即寫自身處境一如鳥在網中。 “天網”二句貫壓全篇,讓人有壓抑、沉重和難以掙脫之感,把現實環境的黑暗、險惡凝重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老子》曰: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此處借指司馬氏集團的殘暴統治。著一“彌”字以突出其壓迫的氣氛, “彌四野”是說統治的羅網布滿所有的空間,沒有任何自由的余地。 “六翩”即健羽,徒有健羽而不得展翅,喻人徒有才智而不得施展。用一“掩”字以表現其受困的狀況。羽健而被迫掩翅,悲憤之情自在其中。
接下來八句寫現實生活中的兩條人生道路,即作者內心思考過的兩種人生選擇:一是做一個隨波逐流的歷史過客,借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一是做一個修心養性的神仙,以尋求長生不老。但作者同時也否定了這兩種選擇。 “隨波紛綸客”四句指前一條路。 “紛綸”是眾多的樣子;一個“客”字,頗含貶鄙意味,不以“歷史的主人”對待生活故曰“客”。這些歷史的匆匆過客,充其量也不過象水中的“鳧鹥”一樣隨波上下浮沉。 “泛泛”二字,極見輕浮之貌。 “生命無期度,朝夕有不虞”, “期度”即限度; “不虞”指想不到的意外事件。這兩句是說,人的生命并沒有什么限度,意想不到的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言外之意,隨波逐流也不可能保全自身。 “列仙停修齡”四句寫后一條路非常渺茫。 “修齡”即長壽, “停修齡”意即止于長生不老,這句說列仙追求的目標; “養志在沖虛”則說列仙追求的境界。 “沖虛”,意為沖淡虛靜,無所拘系,忘卻一切世事。 “飄飖”二字,極顯虛無縹渺;用一“邈”字,又覺高遠不可捉摸。故四句說,要成仙的人們都追求長生不老和沖淡虛靜,但他們行跡縹渺,遠離塵世,與人世間的生活道路相差太遠。言外之意,成仙也并非理想的道路。
如果說以上八句還主要是講客觀選擇的話,那么“榮名”四句就是表明主觀態度了。 “榮名非己寶”,用一“己”字突出了詩人的鮮明個性; “聲色焉足娛”,施一反問,強化了詩人的鮮明態度。既然榮譽和名聲不是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音樂和女色又怎么能使我歡娛,因此,隨波逐流的道路斷不能走。“采藥無旋返,神仙志不符”二句略見平平,但“無旋返”三字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內容,即秦始皇、漢武帝派去海上采藥的人沒有一個歸來,何況做一個神仙也與我的志向不符。表明詩人胸懷濟世之志,逃避現實并非本意,因此,成仙的道路也不能走。既不愿茍且偷生,又不愿超然世外,那到底該如何是好?詩人陷入極度的徬徨、困惑之中,心情也極度痛苦和悲憤,結尾兩句“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躊躇”,幾乎是從心底喊出來的。這個“逼”字把詩人的困境和受壓迫的心境表現得極為形象和深刻。
此詩藝術上結構嚴謹,章法縝密,一起一結,相互呼應。如“榮名”二句承“隨波”四句,寫的是一種情況; “采藥”二句承“列仙”四句,寫的是另一種情況。結句的“逼”字與起句的“彌”字也有呼應關系。全詩詞相隔而意相接,語多變而義一貫,顯得波瀾起伏,詩味雋永。
上一篇:詠懷詩八十二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詠懷詩八十二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