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士禎·焦山題名記》鑒賞
來焦山有四快事①: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煙水蒼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筆意②。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虛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 聽晚梵聲出松杪,悠然有遺世之想。曉起,觀海門日出,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忽躍起數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瘞鶴銘》在雷轟石下③,驚濤駭浪,朝夕噴激。予來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汨沒之中,披剔盡致,實天幸也。
(《漁洋文略》)
王士禎喜愛自然,每遇佳山勝水,名勝古剎,必登臨賞覽,并以詩文記之。
本文記焦山四景: 夕陽返照吸江亭; 孝然祠外望月并聽誦經聲;觀海門日出; 賞《瘞鶴銘》摩崖碑刻。文章恰似由四組畫面粘連而成,時間上依次按黃昏、夜晚、清晨和整個白天的順序推延,正好完成一天的回環,使畫面的粘連在看似不經意中又顯出內在的脈絡。
文中有畫、有聲,靜動諧合。無論清虛幽寂之境,抑或壯麗涌動之景,皆寬曠開闊,杳茫恢宏。敘景中,沁透出作者欣喜、驚奮之情。前人有“王漁洋工詩而疏于文”的評斷,其實他的散文并不乏優美雋永之章,此文即是一例。
上一篇:《清·魏源·澳門花園》鑒賞
下一篇:《明·文徵明·焦桐集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