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無名氏》鑒賞
《朱砂擔》全名《朱砂擔滴水浮漚記》,又名《浮漚記》。浮漚是指水泡。寫河南府平民王從道之子王文用出外經商,被惡人白正謀財害命,后來東岳太尉為其鬼魂作證,王文用沉冤得報。
作者詳細表現王文用無故被害的慘痛經過。王文用一家三口人,安分守己,過其日月。他聽長街市上算卦的說自己“有一百兒血光之災,千里之外可躲” ,執意向父親請求出外經商以避禍。他也感到別離之苦; 之所以非去天涯海角不可,并非單純輕信算卦者之言。在當時那種社會條件下,一般平民生命財產得不到保證,即使在自己家里,也沒有一種安全感,因此才去算卦,才相信算卦者的說法。算卦者說他有一百兒血光之災,顯然不是為賺錢而哄騙。算卦者要他去百里之外躲避,也不是自己要謀其財。算卦者之言,是當時社會混亂,無辜者經常遭到意想不到的欺凌的現實反映。
王文用先到武昌去作商,“披星戴月,忍寒受冷” ,行船走馬,終日不停,利增百倍,賺得兩擔朱砂。因一百日未滿,又到泗州做買賣。他為人膽小厚道,住一宿店主動給人家二百文錢,連店小二都連說“夠了夠了” 。但象他這種只有二十五歲的老實人,缺少錢財待在家里沒有安全感,有了錢財在外作商更無安全感。他住在客店做夢正游花園,聽見有人“鞋底鳴” 、“大步行” ,便嚇得“扢(ge疙)扢的牙根斗” ,“滲滲的身上冷” 。看見是個“黑妖精” ,“怪眼睜” ,要圖他性命。他大喊一聲“有殺人賊也” 。驚醒后,原來是場惡夢。這決不是他庸人自擾,草木皆兵。他到十字坡口酒店飲酒“消閑興” ,尾隨在他后面企圖奪其“兩個沉點點的籠兒” 的惡人、鐵幡竿白正,也來到十字坡酒店。他“澆奠謝神明” ; “一點酒入地 愿萬民安樂。兩點酒入地,愿五谷豐登。三點酒入地,愿好人相逢,惡人遠避” 。這幾句話是他自言自語,與別人無干,也未傷害任何人。可是白正卻拍著桌子質問他: “那惡人惱著你什么來? ” 罵他: “這廝好無禮也” 。王文用一見白正“眉剔豎眼園睜” ,早唬得 “撒了抬盞” ,“丟了魂靈” 。連忙跪倒在地。白正把他扯起來,先和他拉同鄉,又和他拜兄弟,還提出和他一起做買賣,命他挑破腳趼,逼他唱歌助酒興。他被糾纏,百般擺脫不開。白正要灌醉他,“挑的籠兒就走” ; 他要灌醉白正,以便脫身。可狡猾的白正醉后要枕著他的腿睡,他只好以破腹阿屎為由,讓店小二暫作替換,自己才得以 “虎口逃生” 。
王文用一面慶幸“金蟬脫殼” 之計已成,一面急急趕路。“從那早辰間直走到申時候,過了些青山隱隱,綠水悠悠,荒祠古廟,沙岸汀洲,七林林低隴高丘,急旋旋淺澗深溝。剛抹過另巍巍這座層巒,還隔著碧遙遙幾重遠岫,又接上白茫茫一帶平疇,巴的到綠楊渡口,早則是云迷霧鎖黃昏后” ,真是“東海鰲魚脫釣鉤” ,“永不回頭” 。他來到三家店,住在大本大利之人歇宿的中間店。白正也趕到了。他本使計欲拒白正于店外,白正卻使計住進店中。他私自看數朱砂,被白正瞧見。當他發現白正時,“燈吹滅,身倒抽” ,“渾身上冷汗交流” ,碰見這“取命的閻王,殺人的領袖” ,嚇得“呆打頦空張著口,驚急力怕抬頭,恰待要睜開兩個眼,可早則軟塌了一對手” 。他于黑暗中穿衣穿鞋,摸到行李,戰戰競競,提心吊膽,出了店門,直奔向河南府去。誰知途中遇雨,只好在東岳太尉廟中暫歇。剛剛禱告神靈,保佑自己躲過歹人,“與爺爺重修廟宇,再立祠堂” ,白正也因追趕他遇雨進廟。白正以扭濕衣試得他的氣力不如自己,便明目張膽提出討要朱砂。他只好給白正一顆,不行,又給一顆,還不行,并以殺威脅。他只好將一擔朱砂全給了白正。他想用扁擔打死白正未能如愿,暗中自語要到前面官府去告狀。白正聽見了,提出要他“這顆頭” 。他想躲避,但被揪住頭發。他說死了也要在陰司告狀,太尉爺爺就是證見。白正說: “檐稍下殺你無證見。”他指著檐下雨水泡兒 (文中所說“浮漚” )說: “這浮漚便是證見。”白正并不罷休,還是殺了他。他就這樣為幾顆朱砂丟了頭,命似殘月三更后,“一日無常萬事休” ,無人搭救,自己生受。但他的魂靈要到閻羅殿告究,白正那殺人的黑手掩不住他叫屈的口。劇本這樣細致的表現白正追殺王文用的經過,叫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白正殺了王文用,又趕到河南府,把王文用父親推入井中,要霸王妻做妻。王文用父親魂到地曹處告狀,地曹因怕自己被白正所殺而不受理。多虧掌管善惡生死文簿的東岳太尉在王文用向白正索命時出來作證,白正才被鬼力押赴豐都,受諸苦惱,永為鋨鬼。所謂“冤冤相報” ,“天理難容”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作者寫東岳太尉,“在生之日,秉性忠直,不幸被歹人所害身亡” ,皇天不負其德,加其為東岳太尉。正因他生前有這種類似于王文用的經歷,所以眼見白正殺害王文用,才大為不平。“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 神靈若不報應,積善不如積惡” ,東岳太尉這幾句話反映了當時人民因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在要求嚴明法紀而不得的情況下,只好寄希望于神靈報應,這是被迫害者在暗無天日的社會中所產生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絕望的自我安慰。
上一篇:元戲劇《無名氏·趙匡義智取符金錠》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李好古·柳毅傳書·尚仲賢》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