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撥不斷]“子房鞋”(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子房鞋,買臣柴,屠沽乞食為僚宰,版筑躬耕有將才。古人尚自把天時待,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
見《太平樂府》卷二。這首小令通過對張良、朱買臣、樊噲、韓信、傅說、諸葛亮等歷史英雄由窮困而顯達的坎坷經歷的歌詠,一方面表現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另一方面,又暗暗以諸賢自比,仍滿懷出仕的希望。此曲敘述諸賢的經歷,都能抓住其最典型之處以一、二字加以表現,如寫張良(字子房)僅用一“鞋”字,即可讓人想到張良因為汜上老人拾鞋而得《太公兵法》,遂借以輔助劉邦平定天下;寫朱買臣僅用一“柴”字,遂使人聯想起朱買臣窮困時靠賣柴為生,但后來卻被漢武帝封為中大夫;其余以“屠沽”指樊噲,以“乞食”指韓信,以“版筑”指傅說,以“躬耕”指孔明等,皆莫不如此。用極典型的一、二字寫出他們淪落不遇的身世,同時又用“為僚宰”、“有將才”寫他們后來都能蒙受明君賞識而飛黃騰達。相比之下,自我懷才不遇的悲憤情緒也就不言而自明了。最后以“古人尚自把天時待”一句總挽前文,以“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表明其人生態度,兩句之中,既含有被埋沒的怨憤,又含有積極出仕的希冀。
上一篇:《[雙調·撥不斷]“嘆寒儒”(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撥不斷]“布衣中”(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