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柱體(虞集)》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南瀘,長驅西蜀,力拒東吳。美乎周瑜妙術,悲夫關羽云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見《輟耕錄》四、《堯山堂外紀》七三。此曲借三國時蜀漢之興衰抒發歷史興亡皆由天數所定,非人謀之所成的感嘆。全曲曲眼在“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即天意自然決定主宰著世間萬物彼此消長變化之意)八字,為了充分表達這種充滿悲劇色彩的世界觀、歷史觀,作者于開篇連用八句寫蜀漢興亡,前七句一意貫之,即突出人心之所謀與人力之所為。然而,第八句僅以關羽兵敗身亡的悲劇結局便將人之所謀所為一筆勾銷。于是天意難違、造物主宰的結論便自然得出。悲觀的歷史意識往往與悲觀的人生態度并存,最后,作者由古及今、由歷史到現實,猶人生的歸宿自問自答。效法陶潛,早歸山林,便是他的選擇。十分明顯,此曲在否定歷史中否定現實,體現出元代文人的一種普遍態度。這首小令是虞集席上的即興之作。據《南村輟耕錄》卷四《廣寒秋》載,虞集在一次宴會上,聽歌兒唱[折桂令]“博山銅細裊香風”一句兩韻,名曰“短柱”,愛其新奇,感而生情,便以席上偶談蜀漢事為題寫下這支曲子。一句兩韻,句句如此,一貫到底,既用韻自然穩貼,又用詞流利通暢,頗見功力,難怪前人評價此曲“通篇用‘短柱格’,語妙天成”(見《螾廬曲談·詞曲掌故雜錄》)。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寒食新野道中(盧摯)》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折桂令]懷友(阿魯威)》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