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潼關懷古》,是張養浩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
此曲大約也是作者于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去陜西救災時所寫。潼關,舊址在今陜西省潼關縣東南,地居陜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處,南有太華,北有太行,黃河從二山之間的峽谷地帶滾滾流過,潼關在黃河南岸之山腰上,依山臨水,形勢險要,是關中的東部屏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此曲首三句,寫潼關形勢之險要。“峰巒如聚”,言山勢之突兀攢立; “波濤如怒”,言河水之洶涌澎湃。上句寫山,下句寫水,一“聚”、一“怒”,形象地寫出了山河的雄壯氣勢。“山河表里潼關路”,緊承前二句而來,“表里”,即內外,言潼關外臨黃河,內依華山,形勢極為險要。前兩句是分別形容,后一句是總括敘述,描寫生動,氣勢宏大。
中間四句是懷古。“西都”即西京,指長安;東漢建都洛陽,稱為東都,遂以長安為西都。“躊躕”,是猶豫徘徊、止足不前的樣子。作者路過潼關,西望長安,心里猶豫不定,足下徘徊不前,顯得意緒不寧。原因何在呢?下面兩句即作出了回答: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秦始皇想傳“子孫萬世”之帝業,但很快就被劉邦、項羽推翻了,漢王朝統治時期雖長,最后也在農民起義聲中滅亡了。作者的憤懣凄愴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間,極為沉郁。
最后八個字: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從前邊描寫抒懷之中得出的結論。一個王朝建立了,老百姓要受苦;一個王朝敗亡了,老百姓仍然受苦。興也罷,亡也罷,廣大老百姓受苦受難的命運依然如故,不能改變!這是極其深刻的縱覽歷史的結論,也是這支曲子的點題之筆。八字中,“百姓苦”三字重復出現,占了六字,這樣一再強調,正是作者為了突現此曲的命意所在,著意用筆。結尾寫得尖銳、有力、斬截、明快。
上一篇:中呂·山坡羊洛陽懷古·張養浩|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山坡羊燕子·趙善慶|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