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清江引 失題
錢霖
夢回晝長簾半卷,門掩荼縻院。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聲春去遠。
這是元代后期散曲家錢霖僅存的四首小令中的一首。
作者從“夢回晝長簾半卷”落筆,畫出一個人春困睡醒之后所見的情景。“夢回晝長”,即“晝長夢回”,由于春天白晝很長,不禁一覺睡去,現才醒來。這時只見門簾尚且卷起一半。一個“半”字,使得他能夠透過簾子卷起之處望到庭院,只見院門合起,荼縻滿眼。“荼縻”,花名,初夏開花,所以蘇軾說過: “荼縻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看到荼縻花開,暗示春天已逝,惜春之意油然而生,從而開啟下文。
接著的兩句是描寫清醒細看的畫面: “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柳棉”,指柳絮; “粘”,粘連,附著。柳絮飄飛,掛在蛛網之細絲上;花片紛落,粘在覓食之燕嘴邊。兩句對偶之精工、觀察之細膩、描寫之生動,堪稱警絕。
作者就在描寫清醒細看的畫面之后,接著以“啼鶯一聲春去遠”結束全曲。上面都從看的角度描寫,這里則從聽的角度下筆。鶯為春鳥,叫聲清脆。說在鶯的一聲啼叫聲中,春天已經遠去,既寫出惜春之意,為晝眠錯過春光而深悔,又渲染出鶯聲劃破寧靜氣氛,襯出了“鳥鳴山更幽”的藝術境界。
上一篇:雙調·沉醉東風秋景·盧摯|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清江引情(其三)·鐘嗣成|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