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言情贈友詩歌
涉江采芙蓉①,蘭澤多芳草②。
采之欲遺誰③? 所思在遠道④。
還顧望舊鄉⑤,長路漫浩浩⑥。
同心而離居⑦,憂傷以終老。
《涉江采芙蓉》 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六首,是一首游子思念家鄉妻子的詩。全詩只寫了采芳欲有所贈這一個細節,卻把對妻子思念之情表達得委婉有致,真摯動人。先說涉江采蓮入澤采蘭,欲有所贈; 次說思念之人遠在他方,欲贈不能; 再說遠望故鄉,只見浩浩長路,欲歸不得; 最后說,兩人同心卻長久分離在兩地,這一輩子恐怕只能憂傷到老了。
采芳贈人以示愛情,是古代男女戀愛生活中的一種習俗,《詩經》和《楚辭》都有描寫。如 《詩經·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 (蘭)兮。” 又“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楚辭·離騷》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貽。” 《楚辭·九歌》 :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又“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等等。本詩顯然受《詩經》 和 《楚辭》 的影響,繼承了采芳草贈美人的傳統比興手法。它不但借用了 《楚辭》 的意境,而且采用其辭語,因而更加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明白如話,看似平淡,實則平中見奇,耐人尋味。開首“涉江采芙蓉”,字面上只說到江上去采摘蓮花,但因“涉江”乃借用 《楚辭》 的成詞而有更深的含義。“涉江”是《楚辭》 的篇名,屈原所作的《九章》之一,敘屈原流離轉徙的情形,這里借用這個成詞,兼有暗示詩中主人公是流浪他鄉的失意之人的意思。“蘭澤多芳草”承上句省去“采”字,表示既采蓮又采蘭,足見情意之殷切。蓮出污泥而不染,蘭芳香美潔,用來表達美好的感情,寄托深切的懷念,是再恰當不過的。“采之欲遺誰”是故作詰問以宕起下文,承接極自然。以下既說 “遠道”,又說 “長路”,又說 “漫浩浩”,反復強調地遠路遙,突出還鄉之難。最后兩句是全詩的中心。用 “同心” 與“離居”兩個對稱的詞互相映襯,突出離居之苦。一個 “而”字轉折極有力,移易不得。“憂傷以終老”簡直是撕肝裂肺的呼叫,絕望、無可奈何的心緒表達得淋漓盡致。清人張庚評道: “結語何等凄咽。” (《古詩十九首解》) 的確如此。
古詩十九首產生于東漢末年,時連年戰亂,社會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本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它不僅表達了夫妻關系上纏綿悱惻的真摯情感,而且反映了處于動亂之中的人們對和平安定,家室團聚的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的共同愿望。深刻的思想性與高度的藝術技巧相統一,使這首抒情短詩成為古詩中的珍品,今天讀來仍能使人怦然心動,得到美的感受。
注釋
①芙蓉: 蓮花的別名。②蘭澤: 生長著蘭草的沼澤。芳草: 指蘭。③遺(wei畏) : 贈送。④所思: 思念的人,這里指在家鄉的妻子。遠道: 遠方。⑤還顧: 回頭。舊鄉: 故鄉。⑥漫浩浩: 即“漫漫浩浩”,形容路途遙遠沒有盡頭。⑦同心: 指夫妻感情投合,有共同的愿望。離居: 分居兩地。
上一篇:《浪淘沙》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