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云薄關河紫氣長①,帝樞曾此撼嚴疆②。
河經百二開天地③,華枕西南鎖雍梁④。
戍火忽移函谷月⑤,征車多帶灞亭霜⑥。
日京蕭索垂千載⑦,飛挽何由接巨航⑧。
【題解】
此詩選自 《清詩別裁集》。
[注釋]
①關河: 潼關和黃河。紫氣:迷信人認為的祥瑞之氣。相傳老子入關時曾有紫氣浮關?!读邢蓚鳌吩疲骸袄献游饔危P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p>
②帝樞:帝王京都長安的門戶。
③河: 黃河。
④華: 華山,在潼關西南。雍梁:古代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雍州,包括今陜西省、甘肅省的大部分和青海省的小部分地區。梁州,東界華山,南至長江,北接雍州,西無界可考。
⑤戍火:烽火,指戰爭。函谷:地名?!队轰洝吩疲?“東自崤山,西至潼津(潼關),通名函谷,實為天險?!?/p>
⑥灞亭:指長安一帶。亭: 一本作 “陵”。
⑦舊京: 指長安。載: 一本作“古”。
⑧飛挽: 一本做“飛輓”,急速行進的車子。巨航:大船。
【簡析】
這首詩首先贊嘆潼關的雄險,然后吊古寫今,歌詠潼關戰火的連綿不斷和征車行旅的絡繹不絕,又從長期以來長安的蕭條寫到當時潼關行旅和水運的繁忙,抒發了作者欣喜的感情。詩歌在凝重莊典之中微露輕松歡快,前半首雄渾,后半首深沉中蘊涵著一絲歡快,結構明顯,變化和諧自然,表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才華。
上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