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浪淘沙·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這一組詩共九首,寫于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822),其時劉禹錫被貶于夔州。“浪淘沙”為唐代民間歌曲之一,后演變為詞牌名。這首為組詩的第一首。
詩歌一開首,詩人即以粗重、渾厚、酣暢的筆觸,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壯闊的圖畫,但見九曲黃河裹挾著濁浪黃沙自天邊波濤洶涌地奔騰而來。開首二句寫得極有魄力,與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開首二句既寫出了黃河九曲的儀態婉轉之美,更寫出了自天而降的奔騰向前的氣魄。此外,詩人還進行了合理的想象與夸張,由眼前河道的婉轉曲折,聯想到它當來自“天涯”,由眼前的濁浪滾滾,便聯想到它的萬里黃沙,真可謂是思接千載,神通萬里。詩人的豪邁之情,可說是溢于圖上,撲面而來。
三四兩句,詩人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自己,以極富浪漫精神之筆,想象自己乘筏直上銀河。古人認為銀河與黃河是相通的。詩人在這里還暗用了一個典故,傳說漢代時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大夏尋找黃河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直上銀河,見到了織女而還。“牽牛織女”,即指的是牽牛星與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個星宿說成是牛郎織女。詩人在這里所表現出來的飛動之筆與馳騁的想象,正體現了他的迎風頂浪,逆流而上,直上九霄,直到牽牛織女家的豪邁氣概,以及向往美好理想的境界。
這首詩汲取了民歌的特點,語言通俗明白,即便是運用典故,也了無痕跡,同時也不失典雅,夸張與想象的合理運用,更為詩歌增色不少。
上一篇:王涯《宮詞三十首·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嚴武《軍城早秋》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