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宮中行樂詞》屬樂府舊題,李白所作今存八首,其形式完全是五言律詩。詩題下原注: “奉詔作。明皇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自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筆成文,宛麗精切。”此選其第一首。詩以宮中少女為描寫對象,表現了宮中奢侈享樂的生活,在遣詞立意上則繼承了南朝宮體詩的風格。
前兩聯集中描寫宮女之嬌美。首聯中運用“小小”、“盈盈”兩個疊詞,在表現宮女年少、正值妙齡的同時,更突出其嬌小可愛。透過這兩個詞,則少女輕盈之體態、曼麗之風神,俱可想而得之。雖屬信手拈來之筆,卻十分貼切,恰到好處。“金屋”,用漢武帝金屋藏阿嬌事,這里指深宮。“紫微”,亦天子宮也。言少女生長于金屋、紫微,與人物身份相吻合,也將宮中生活之華麗隨手帶出。頷聯借寫少女頭飾、衣著,襯托其儀容之美,但卻反映出女孩家的天真任性,透露出幾分浪漫情調。少女頭戴鮮花,身著繡衣,打扮得花枝招展,模樣越發可愛。四句詩摹情寫態,以纖麗的筆觸畫出宮女的形象。
后兩聯表現少年宮女的日常生活,略透人物情思。少女常常隨著皇帝的步輦出入宮禁,可見其頗得皇上寵愛。“每出”、“常隨”,與首聯之“生金屋”、“在紫微”語言暗接。每被召幸,少女則輕歌曼舞,承恩宴前。然而,詩人不去正面描寫“鶯歌聞太液,風吹繞瀛洲” (《宮中行樂詞》其八)的歡樂場面,而是將筆鋒輕輕躍至“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上來。少女終日生活在深宮,只能以歌舞娛人和自娛,一旦舞散歌罷,不免感到凄寂孤單。彩云色彩絢麗,來去飄忽,以“彩云飛”形容歌舞散盡、宮女歸去,意象優美,生動傳神,頗得后人傳誦。北宋晏幾道化用此意,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臨江仙》)之句,同樣膾炙人口。
這首詩語言清麗,對仗精工,表現手法十分純熟,不像有的奉詔詩那樣矯揉造作,令人望而生厭。
上一篇:曹鄴《官倉鼠》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