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山中寡婦》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這首詩作于僖宗末年,詩題又作《時世行》,通過塑造一個山村寡婦的形象,暴露了唐朝末年兵連禍接,帶給人民的苦難。
詩一開頭,敘述這個寡婦因為丈夫死于兵亂中,自己只得獨守在蓬草蓋的茅屋中。她穿的是草麻絹的粗衣,從枯黃鬢發就可以推想她的面容已經憔悴成什么樣子了。三、四句寫官府的榨取掠奪。桑柘已廢,蠶無可養,還得納稅;田園已荒蕪,青苗時就開始征稅。五、六句寫這個寡婦在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沒有糧食,只好挑野菜連根煮著吃;沒有柴燒,只有現砍濕柴帶著葉子燒。末聯揭示出暴君苛政如同一面大網,網住每一個偏僻的山村角落里,連深山里的這位寡婦也難以幸免。
杜荀鶴出生在農村,四十幾歲才中進士,由于戰亂,又回到家鄉。他接近勞苦農民,詩作多寫勞動人民苦難生活。藝術上又承襲白居易通俗曉暢的詩風,在唐末現實主義詩人中成就最高。他的詩用近體寫時事,使近體樂府化,被稱為“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的“荀鶴體”。這首詩是其中的代表作。
上一篇:王維《山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張旭《山中留客》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