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高適
朝從北岸來,泊船南河滸。試共野人言,深覺農夫苦;
去秋雖薄熟,今夏猶未雨;耕耘日勤勞,租稅兼舄鹵;
園蔬荒寥落,產業不足數。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作于詩人由河南的淇河南游,渡黃河途中。此題詩共13首,這是第九首。詩中揭示出黃河南岸廣大農民在天災人禍雙重壓迫之下的痛苦生活。
這是一篇紀實性的詩作。其題旨、中心思想是“深覺農夫苦”。圍繞這一題旨,全詩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落是開頭四句,交待詩人行跡,寫出事件發生的地點是黃河南岸的村莊,聽到許多鄉民(“野人”)的談話,深深感到農民生活的困苦,點出了題旨。第二段為“去秋”以下六句,用自己的所聞所見具體描寫“農夫苦”的實況:一連兩年無雨,河干水涸,禾苗枯死,田園荒蕪。為了戰勝災害,農民更加辛勤地耕作,而干裂貧瘠的鹽堿地(“舄鹵”)像是張著大口在吸允農民的血汗卻不打糧食;沉重的賦稅徭役卻無休止地吸干著農民的血汗。因而田園日漸荒疏,農夫只得變賣土地等家產,走投無路。一個“日”字、一個“兼”字,用得十分巧妙:在天災兼人禍的壓迫下,廣大農民日復一日地在“苦”下去。詩人對“共” “農夫”的同情之心見于言表。于是,自然引出第三段,用“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二句收束全篇。“獻芹”典出《列子·楊朱》,野人獻芹(一種野菜)雖不辨美惡,但意出至誠,后人遂以獻芹為以物贈人之謙詞。詩人有救民濟世的良策,欲獻之君王,因人微言輕而不能。遺憾、悵惘、報國無門的遭際,得到了充分的顯示與展現。應當說,這首詩是唐詩中展示農民疾苦的現實主義名篇,“去秋雖薄熟,今夏猶未雨;耕耘日勤勞,租稅兼舄鹵;園蔬空寥落,產業不足數”,則應是具體描寫農民生活的名句。詩的語言質樸率直,聲情頓挫,顯示出他詩歌“悲壯而厚”(王士禛《帶經堂詩話》),言淺意深,含蘊沉實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深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自遣》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