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作者簡介 柳永(984?—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福建崇安人,北宋婉約派代表人物。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xué)習(xí)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xiāng),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屢試不中后一心填詞。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敘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題解 “八聲甘州”,簡稱“甘州”。唐邊塞曲。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這首詞大約作于柳永游宦江浙淹留長江邊某地之時。
簡析 面對晚秋暮雨江天,正是失意文人墨客悲秋懷鄉(xiāng)之時。作者觸景生情,抒寫了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闋描繪了雨后清秋的傍晚,關(guān)河冷落夕陽斜照的凄涼之景以烘托氣氛;下闋抒寫詞人久客他鄉(xiāng)急切思念的欲歸之情。全詞語淺情深,情景交融,寫出了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后世文人們傳誦的千古名篇。
上一篇:柳宗元《江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渾《江南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