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溪上遇雨》原文與賞析
崔道融
回塘雨腳如繰絲,野禽不起沉魚飛。
耕蓑釣笠取未暇,秋田有望從淋漓。
《溪上遇雨》共兩首,另一首重在刻畫大雨驟至的景色變化,新鮮活跳。這一首兼寫旱后值雨的喜悅心情,也很有特色。
“回塘”指云騰致雨,回落塘中。(杜牧《村行》“點點回塘雨”。) 首二句就寫塘上雨至的奇觀。一個廣為人知的謎語描述雨景道:“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水里都不見”,“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可以說是最為平易近人的聯(lián)想。不過本詩的聯(lián)想在這個基礎(chǔ)上有更多發(fā)揮,顯得活躍得多。它聯(lián)系“繰絲”這一農(nóng)事活動,不但使自然景象有了人情色彩,又和農(nóng)家搭上聯(lián)系,照應(yīng)了后文。看來這雨很大,連塘上經(jīng)見的飛禽,這時都雉伏不起。塘面卻出現(xiàn)了一種日常難得的奇觀:魚兒竄出,飛掠于水面,顯然是因為天氣悶熱,水中氧氣減少,和驟雨驚擾等等緣故所致。詩人以敏銳的目光抓住這種富有特色的景物細節(jié),以簡潔的筆墨,點出該飛的不飛,不該飛的倒“飛”了,寫景之中見其興會不淺。令讀者叫絕。
后二句轉(zhuǎn)入人事及抒情。大雨驟至,在溪塘上作業(yè)的人們感到突然,這從“耕蓑釣笠取未暇”一句可以玩味出來。“取未暇”,即不空取,來不及取。但是否馬上就去取呢?不,詩人出乎意料卻又是合情合理地描寫了這樣一種情景,即在田中溪上的農(nóng)父、漁夫們都站在那里淋雨,“秋田有望”便是此時他們狂喜的心聲,或者就是他們發(fā)出的歡呼。“取未暇”三字看來大有意味:高興還來不及,顧得上回家取蓑笠么!這里似乎也暗暗交代了題前之景,也就是大雨來前,有過的旱象。在靠天吃飯的古代,及時雨對農(nóng)民來說實是福音。《詩·小雅·大田》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就表現(xiàn)過這種喜悅。但崔道融寫得更上勁——“秋田有望從淋漓”! “從(任從)淋漓”三字寫狂喜,力透紙背。
此詩在寫景寫人上都重視細節(jié)的捕捉與刻劃,討人觀察敏銳,描繪傳神,而抒情在典型的場面中自然流露,這些都是與絕句體裁相宜的作法。
上一篇:《韋應(yīng)物·淮上遇洛陽李主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張祜·莫愁曲》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