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杜甫《夢李白(二首)》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①。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②。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③。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④?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⑤?;陙項髁智啵攴店P塞黑⑥。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⑦。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⑧!
(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⑨。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⑩。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11)。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12)。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13)。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14)! 孰云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15)!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16)。
【解題】
此詩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時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肅天水)。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乾元元年被流放夜郎,次年三月途中遇赦即返回江夏(今湖北武昌),是年秋正游洞庭瀟湘。然杜甫長期未得李白消息,以為尚在流放地,憂念成夢而作此二詩。前篇寫初夢,首四句寫夢前致夢之由,中六句敘夢中相聚情景,后六句記夢醒相思祝福之情。后篇首四句寫多次夢見,中六句敘夢中李白所說情形,末以對李白遭遇深感不平作結。二詩逐層遞進,前后呼應。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七評后篇云:“前章說夢處,多涉疑詞;此章說夢處,宛如目擊。形愈疏而情愈篤,千古交情,惟此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寫此至性。”
【注釋】
①二句意謂死別只不過無可奈何地吞聲一哭,而生別卻常使人悲傷不已。已:止,與下句“常”相對。吞聲:不出聲地哭泣。惻(ce)惻:悲痛貌。②二句意謂李白被流放在江南毒氣瘟疫流行的地區,迄今毫無消息。江南:李白流放地夜郎在今貴州正安西北,屬江南。瘴(zhang):瘴氣,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毒氣。癘(li):瘟疫。逐客:被放逐的人,指李白。③二句意謂老朋友進入我的夢境,說明我長期地思念他。④二句意謂你如今像鳥在網中的流放地,怎么能振翅飛到我的夢中?
⑤二句意謂我所夢見的恐怕不是他的魂魄,路途遙遠真是生死不可測知。⑥二句意謂李白的魂從楓林青翠的江南來到我夢中,又從黑暗的秦州關塞返回去。江南多楓樹,秦州多關塞。
⑦二句意謂醒來只見滿屋月色,還好似照見你的容貌。顏色:容貌。⑧二句意謂南方的水很深而波濤洶涌,當心不要使蛟龍加害于你的陰謀得逞。⑨二句意謂看到終日飄行的浮云,想起飄泊的游子已經很久未歸來。游子:指李白。⑩二句意謂連續三夜多次夢見你,可見你對我的情意親切。(11)二句意謂每次來常是匆忙告別歸去,悲切地說道來一次不容易。告歸:告別歸去。局促:匆促,不久留。(12)二句意謂說道江上湖面都風浪很大,船只??殖鍪隆V坶?ji):船槳,泛指船只。失墜(zhui):失落,顛覆。(13)二句意謂出門以后常手搔白發,似乎辜負了平生的志向。(14)二句意謂達官顯要充滿京城,唯獨李白困頓萎靡。冠蓋:官宦的冠服和車蓋,此處作達官顯要的代稱。京華:京城。斯人:此人,指李白。憔悴:困苦萎靡貌。(15)二句意謂誰說天道公平? 像李白這樣年已將老的人卻還受牽累! 孰云:誰說。網恢恢:即天網恢恢的省語,天網喻天道;恢恢,寬廣貌,引申為公平。將老:李白此年已五十九歲。(16)二句意謂李白的名聲一定會流傳千秋萬代,但他的身后遭遇是寂寞悲涼的。身后:死后。
上一篇:杜甫《無家別》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杜甫《佳人》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