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位
便有柴門傍水開,田園勤灌樹親栽。
笑他風雨催租者①,不到三都賦里來②。
【注釋】
①風雨:形容催租者的兇殘無情。②《三都賦》:西晉文學家左思的《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的總稱。其旨積極用世,為統治者出謀劃策。此處借指左思退隱后的家園。左思后因仕途不得意,不滿門閥制度而隱居。
【評說】
本詩選自舒位《瓶水齋詩集》卷一一。
舒位(1765—1815),清代詩人,字立人,號鐵云,小字犀禪,大興(今北京市)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舉人。家貧,以編寫戲曲糊口,嘗為威勤侯勒保幕僚。工詩,與黃景仁(仲則)并稱于乾嘉詩壇。詩風沉郁閎恣,多寫羈旅見聞及詠史,龔自珍《己亥雜詩》稱之為“郁怒橫逸”。有《瓶水齋詩集》。
王仲瞿(1760—1817),即王曇,一名良士,仲瞿為其字。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乾隆五十九年舉人。好游俠,通兵家言。曾為權臣和珅幕僚,先后三次請劾和珅,后潦倒終身。仲瞿工詩,善畫。詩風奇健新穎,頗能標新,突破傳統。著有《煙霞萬古樓集》。王曇與舒位、龔自珍友善。舒氏此詩實為友人題畫,闡明畫的主旨。
前兩句寫山居自耕自食的樂趣。盡日蟄居,柴門虛掩,屋傍清流,斗折遠行,身居此境,與自然為伴,愜意舒暢。山間獨居,生活確實談不上富足,然而只要肯辛勤勞作,生計尚且不愁,更況灌園、栽種也是人間難得的享受。這是畫面中所體現出來的意境和情感,這不僅是王仲瞿作畫時的理想境界,也是詩人的一種向往和憧憬。至于這一隱居思想的來由,除卻幽美的自然風光,更有深痛處,詩的后兩句方作明確交代:只有這片凈土,才不見催租者“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犬不得寧”(柳宗元《捕蛇者說》)這般情景,我只求得耳根清靜,遠離封建統治者的紛擾與喧囂。正是這末兩句詩,反映出畫家和詩人對乾嘉社會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幻想?!傲舸骄印北揪团c“山中兮不可久留”(《楚辭·招隱士》)相背相逆,偏偏又奏出“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這一最強音,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上一篇:《題王仲信畫水石橫幅》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王叔明巖居高士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