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
一年一度花上市,眼底揚州十二春。
冷冷東風開燕剪,碧桃細柳雨中新。
【評說】
本詩選自山西省博物館藏黃慎《桃花》冊頁題詩。
黃慎(1687—1770),清代畫家,字恭壽,又字恭懋,號癭瓢子,又號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終生不仕,久寓揚州,以鬻畫為生,以詩文會友,是“揚州八怪”之一。畫作以人物為主,以狂草筆法作畫,兼工花鳥、山水,為揚州畫派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亦能詩,著有《蛟湖詩草》。
揚州的春日是花的海洋,是絢爛繽紛的花季,呈現在眼前的是晴紅煙綠,百花吐芳爭艷,一派盎然生機,所以前人有“煙花三月”這樣的高度概括。作為詩人,黃慎并沒有殫精竭慮地去摹寫眾芳的姿態,而以一年一度的花市為契入點。“花市”初上,自然可以窺探“花事”之始、之盛。淮揚名花歷來為人稱道,有“玉骨云腴,傾國稱姝”(宋·向子諲《丑奴兒》)的瓊花,更有“有情芍藥含春淚”(秦觀《春日》)。在群芳之中,作為畫家的黃慎偏偏獨鐘情于桃花,飽含著詩情作畫,這雖在畫中難以獲悉,而詩的后兩句中卻得到了集中而全面的體現。在詩中,作者先是著力描繪桃花綻放的時令。經歷了嚴冬,春風依舊料峭,還不免有幾絲春寒,然而大地回暖,春的信息又是無法阻擋的。唐代詩人賀知章曾說過“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本就如同一把精妙的“燕剪”,它剪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草,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其中最先在枝頭顯出春意和活力的就數細柳、碧桃,再有“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愈發鮮嫩可人,在迷蒙的雨霧中欣賞著夭桃綠柳,更享受著生命的力量和生長的樂趣,這就是黃慎這幅《桃花》冊頁中的詩心,這層內涵只有通過對詩和畫的涵詠方能領悟。
上一篇:《題桃花》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桃花鴛鴦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