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
稏原空蟋蟀吟①,秋來乞得自由身。
平蕪又見粼粼綠②,復與田翁共苦辛。
【注釋】
①稏:亦作“稏”,稻名。 ②粼粼:清徹貌。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七。
袁桷(1266—1327),元文學家,字伯長,慶元(今屬浙江)人。大德初,薦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歷仕翰林待制、集賢直學士,終侍講學士。卒,謚文清。桷師事戴表元、王應麟,熟知掌故,長于考據,博識洽聞,有《清容居士集》。
李唐,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善畫山水、人物,尤喜畫牛。參見李唐《題畫》“評說”。
這首絕句詩,與程矩夫《題韓滉牧牛圖》的寫法相仿佛,既沒有描寫畫面具象,也沒有贊譽畫家的藝術才能。詩人采用“畫與真會”的藝術方法,由畫牛聯想到真牛,寫出田家耕牛秋來自由、春來辛苦的藝術意想。本詩與程詩在藝術表現上又有不同的地方。程詩純粹發表議論,徑直闡發“農為天下本”的題旨。而袁桷卻通過秋天的景物描寫,表述秋天耕牛得以空閑、自由的議論,又通過春天的景物描寫,表述了春天耕牛與田家同辛苦的議論。而“牛為農本”的題旨,卻須從言外得之,耐人尋味,含意雋永。
上一篇:《李兵曹壁畫山水各賦得桂水帆》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船頭月午坐忘歸》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