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去)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上首寫楊妃寵幸無比,縱欲享樂,以明致亂之因。這首寫玄宗昏庸腐朽,迷于聲色,置家國破滅于不顧。第一、二句寫禍亂已萌,玄宗仍不醒悟。新豐,今陜西臨潼縣新豐鎮。漁陽,今河北薊縣,為當時安祿山叛軍駐地。兩句從當時人們的視覺形象寫到對形象的感知:新豐驛路上一行行綠樹間揚起黃色的塵埃,原來是玄宗派往漁陽窺探虛實的使者已經飛馬返回。《樊川詩集注》載原注:“帝使中使輔璆琳探祿山反否?璆琳受祿山金,言祿山不反。”《新唐書·安祿山傳》:“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玄宗聽不進真實消息,而輕信璆琳謊報,根本原因在迷于聲色、耽于逸樂。
第三句轉到對玄宗沉溺于歌舞聲色的描寫,層層峰巒,宮殿羅列,聳立于諸峰之上的華清宮終日吹奏著霓裳羽衣樂曲,酣歌醉舞。宋樂史《楊太真外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注云:《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在今洛陽市西南宜陽縣境)所作也。”第四句譏斥玄宗荒嬉廢政,招致安史之亂。句中“破”字雙關。唐宋大曲有“入破”。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別歸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為破這一段的第一遍,從此節奏緊促,有歌有舞。這句寫玄宗縱情聲色,急管繁弦,濃歌艷舞,終于招致安史之亂,中原破碎,臨到身家不保的時刻始下山來,倉皇奔蜀。這正如李約《游華清宮》所說:“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上首“一騎紅塵”,猶是盛時景象,這首“數騎”、“黃埃”,暗示禍亂已萌,相映成趣,見出作者匠心。第三句極寫其狂歡作樂達到高峰,第四句慨嘆其山河殘破而墜入深淵,跌宕頓挫,語語峭健。《唐音癸簽》引徐獻忠說:“牧之詩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尤其所長。”此詩正具有這個特點。
上一篇:杜牧《題村舍》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商隱《樂游原》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