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湖
位于市區北部,因湖心有井,冬夏不竭,水漲通江,湖底有泉眼,水源不絕,故名天井湖。天井湖公園占地1656畝,水面1200畝,湖水終年倒映著山影。天井湖為堤山所割,分為南湖、北湖和東湖三域。南湖中有中州和南島,宛若嵌在明鏡上的兩顆珍珠,天井,就位于中州島上的通天閣內。通天閣有三層,高四丈,檐角飛翹,金碧輝煌。天井在閣的底層。此井天生湖中,井水清澈甘洌,終年高出湖面1—2米,可謂天下奇觀。登上通天閣,倚欄臨風,極目四眺,只覺煙波浩渺,浮光跌金,水天一色。湖南岸,有歷史名山史松山。山雖不高,但很清秀,茂林秀竹,寧靜幽雅。李白在此寓居讀書,題詠多篇。
〔古詩文賞析〕 泛月天井湖 明·張楩
湖水澄將夕,舟如泛武陵。
波停峰影直,云凈月光增。
樹色綠霜古,詩懷逐酒升。
疏星天外朗,點點渾漁燈。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泛游天井湖。江南秋夜的美景,吸引著這位游客,他描繪了一幅美麗如畫的秋天月夜天井圖。
這首詩將恬淡、柔和、潔白月色下的景物點染得十分形象。天色將晚,夕陽西下,湖水澄靜,蕩舟泛游,意興頗濃,恬然而自樂。入夜,小舟在湖下自由自在地徜徉,湖面波平似鏡,屹立湖邊的山峰倒影如筆,直指水底;天光明凈,片云不存,月亮灑下清澈爽朗的銀輝。湖岸上經霜的樹木顏色斑駁暗綠,顯得蒼勁而古樸,詩人胸懷中抑制不住的詩情逐隨美酒而升騰。遙看天際邊的顆顆疏星,格外清朗明凈;近看湖面上點點漁火,忽明忽暗,不甚分明。星光漁火交相輝映,水天相連一片諧韻。
此詩著力渲染“靜”的環境氣圍,描繪清幽的天井湖月夜。另外,用詞十分精煉確當,“?!迸c“直”相銜接,“凈”與“增”相呼應,均是前一字為因,后一字為果。“朗”與“深”對比,境界一闊一窄,一明一暗,貼切自然。第三四句,“波停”對“云凈”、“峰影直”對“月光增”,顯得十分工整。
(洪靜)
〔現代散文〕 凡是來銅陵的,都想去看天井湖。天井湖分為七大景區。“五松勝游”區景點有幽谷流香、紫煙園、五松亭、樂園、水蓮亭、“夜吟聞斬”區景點有太白書院、春寒舍、舒畫卷;“木魚紅鱗”區景點有溢心園、長橋觀魚、望江樓;“三千卷畫”區景點有碧沸軒、梅亭、梅花仙女、鴛鴦橋、櫻花亭;“天井奇觀”區景點有南島群蘑、中洲綠林、天井三渡;“湖山爭艷”區風景點有賞園、杜鵑山、梅林、船岙;“紅廟神佛”區景點有古廟朝拜,催明軒等。
漫步五松山,穿林過軒登上五松亭,可以飽覽公園全景。五松山的余脈臨東南兩湖,湖彎入口處建有一座九曲橋,橋頭的亭、廊、軒上懸掛的橫匾和條幅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詩句。
九曲橋的西端有三道荷花灣,它的駁岸是賞園。其建筑古樸典雅,四季有節。園內以春亭、夏榭、秋舫、冬閣組成四大景觀。天井在南湖的中洲島上,井臺距湖面三米多高,井水終年高出湖面兩米以上。井口塔樓透空見天,名通天閣,是從天井上通天、下通海的傳說設計的,高12.5米。游人觀望,望井能見天,望天能見井,天井相映別有洞天。
三千米畫,宛如一條綠帶,隔開南北西湖,一頭通往大江口,一頭連接木魚山。堤岸上面布有梅園,桃園、櫻花園、三園之間垂柳相襯。長堤上的梅亭、碧波軒、櫻花亭和鴛鴦橋形成對景。
木魚山上松杉青翠,楓樹成林,望江樓是賞景的好地方,借樓縱覽湖光江天,促人奮進,給人遐想,讓你流連忘返。
(洪靜)
〔民間文學〕 據說很早以前,有一位仙人云游路過銅官山,發現這一座寶山,就想把寶取走。一天夜里,他撐船順江而下,插篙停泊在天井湖,當他下船正要取寶時,被看寶的土地老爺發現了,土地老爺想斗仙不過,報信搬兵已來不及,便急中生智學起了雞叫,這樣引起了附近的公雞爭相啼鳴,驚動了山神。這個時候銅官山上的云突然散去,仙人誤認為天即亮,急急忙忙撐船百去。由于他撥篙時心慌,反而向下使勁,一下子把湖底搗通,湖水漸漸上漲,漫漫通江入海,再也不會干枯。古人為尋找究竟,在湖中找到了如同井口大小的翻滾的泉,其深不見底,取名為“仙井”。以后人們又說“仙井”屬仙人所為,上通天,下通海,至明代傳為“天井”。銅陵的雞鳴仍亂叫至今。
(洪靜 整理)
上一篇:描寫《大世界游樂中心》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天柱峰》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