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滿江紅·金陵懷古》原文與賞析
鄭燮
淮水東流,問夜月何時是了? 空照徹飄零宮殿,凄涼華表。才子總緣杯酒誤,英雄只向棋盤鬧。問幾家輸局幾家贏? 都秋草。流不斷,長江淼; 拔不倒,鐘山峭。剩古碑荒冢,淡鴉殘照。碧葉傷心亡國柳,紅墻墮淚南朝廟。問孝陵松柏幾多存? 年年少。
鄭板橋有十余首詠金陵的詩詞,這篇《滿江紅·金陵懷古》為其中之一。題目上標示“金陵”,即指出地點; 標示“懷古”,即言一種觸目生情的心境,人們面對著“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勝地,不僅目擊到自然界的滄桑,而且由此更引發出人事興衷的感觸。金陵,自古有“江南第一州”的說法,江山雄偉壯觀,曾為六朝故都,千百年來,詞人才子多樂其山川人物,發為詠歌,感其興衷滄桑,生思古幽情。對于鄭板橋來說,身處金陵,在觸目之間,思古之情自會油然而生。在這首詞里,鄭板橋以曠達的襟懷和睥睨的眼光追念金陵的古昔,抒發了一種滄桑之感,給人以深刻的啟發。
既然是懷古詞,那么就必然要扣合歷史事件的特點,掌握特定環境中的特定氣氛,通過描繪標志著滄桑之變的具體景物,抒發對于歷史興廢的感觸。鄭板橋的懷古詞,正是深刻地把握住了這一點。首先,寓情于景,情景兩契。由于是借南朝以來紛紛代謝的史實來抒發感慨,所以詞人著力突出了六朝故都的典型景色。上片從“淮水東流”起句,就抓住所詠史事的環境背景。隨即將畫面推展開去,呈現出一幅金陵的蕭瑟景象。淮水,即秦淮河。宮殿和華表,即南朝興盛時代的象征物。如今,經過改朝換代,歲月已將一切昔日的繁華景象蕩盡: 在月光的照徹下,秦淮河平靜地向東流去,宮殿寂靜,華表肅立。在這里,一個“空”字,點明了月光如水,也呈現了月色無情。本來很有詩意的月色,只剩下了凄涼的意味。冷月無聲,寂然地審視著一切,閱盡人事代謝。如此一來,天上地下構成一幅秦淮夜月的凄迷景象,顯得那么靜寂,那么富有意境,那么令人回味。
“才子總緣杯酒誤,英雄只向棋盤鬧。”顯然,秦淮月夜的景象啟發了詞人的思緒,橫生出一種滄桑之感。才子貪圖杯中物,英雄割據獨霸一方,但都像秋草一樣日益枯衰,最終走向消亡。金陵作為歷史名城,楚稱金陵,秦曰秣陵,吳名建業,晉改建康,劉宋號白門,唐更白下,元稱集慶,明曰南京,先后曾有南朝時的吳、東晉、宋、齊、梁、陳,以及五代十國的南唐在此建都。歷數起來,建都累計有四百五十年,但卻屢遭兵燹,竟有十余次,如南朝蘇峻、侯景之亂,隋文帝屠陳,金兵洗劫。在這里,著一“鬧”字,寫盡世事就如同棋局對弈一樣紛爭不休,同時也強化了激烈的程度。然而,詞人隨即將筆一轉,陡然拈出“都秋草”,寄寓了對歷史之變的評價。包含感時,也包含撫昔。在鄭板橋看來,南朝舊事已恍若流水,像秋草日益枯衰一樣,朝代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問幾家輸局幾家贏?都秋草。”這是多么明確的快語。 這一判斷絲毫不容含糊, 可見大量的史實中總結的歷史評價,包含了詞人多少滄桑之感。
如果說,上片徑直表達了一種歷史感慨,那么轉入下片之后,似乎意猶未盡。 意隨筆到, 詞人將筆觸又轉向寫景, 緣景述情, 融情于景, 議論于抒情之中。長江依然滾滾地向東流去,鐘山依然巍峨壯觀,但是往昔興盛繁華的六朝,如今只剩下荒野叢中的墓冢,在夕陽里,只有隱約可見的點點飛鴉盤桓在荒墓上空。這是多么大的變化,令人有一種深刻的感觸: 江山如故,但人事已非。詞人把這種景象描繪得如此蕭瑟,如此頹敗,實在令人悲哀至絕。當然,詞人對此也不由得感到陣陣悲涼凄楚,慨嘆往事成塵、六朝如夢。“碧葉傷心亡國柳,紅墻墮淚南朝廟”,詞人選取南朝有代表性的景物,用擬人的手法寄寓亡國的慨嘆。字里行間,滲透著一種凄涼,一種哀怨。在此,碧柳指臺城綠柳,紅墻指南朝古寺,二者都是金陵典型的景象,詞人一用,在于從古史興亡來揭示意蘊。“傷心”與“墮淚”是一種心理感受的情狀,是從當今亡國現狀來揭示意蘊。這二句將興亡之感注入了碧柳紅墻之中,又通過具體的物境描繪加以抒發,可謂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但是,六朝舊事畢竟成為過去,詞人陡然將筆調一轉,拈出了“問孝陵松柏幾多存?年年少。”戛然收起悲涼的慨嘆,以曠世的眼光俯仰今昔,借說孝陵松柏,道出對歷史滄桑評判的內在意味。這里,緣情布景,在繪景敘物之中融匯進了言情說理,使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歲月蹉跎,人事日非,江山之變不獨發生在南朝。
不難看出,這首懷古詞的第二個特點即寓議論說理于抒情之中。由景生情,由情人理,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并且刻意直接抒發感情,別有會心地揭示人生哲理。”問夜月何時是了?”“問幾家輸局幾家贏?”“問孝陵松柏幾多存?”連用三“問”,從歷史角度將上下千年盡收筆下,慨嘆明暢,評判縱橫,使人們豁然可見詞人的胸襟和自我形象,同時感受到一種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歷史氛圍。
這首詞描寫的景象頗多; 秦淮河、夜月、宮殿、華表、古碑、墓冢、鴉、柳、紅墻、古廟、長江、鐘山、松柏。景象多,才能包含豐富的畫面意境。全詞由懷古之思貫穿著,從秦淮明月、長江波濤、鐘山峰巒、臺城煙柳、古寺紅墻,寫到孝陵松柏,景象多而不亂,散而不碎,描畫出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總之,全詞上下千年,流連憑吊,極富有啟示。《清史列傳·文苑傳》說鄭板橋云:“詞吊攄懷,尤擅勝場。”從這首懷古詞可略見一斑。
上一篇:鄭燮《滿江紅·思家》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俞安期《漓江舟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