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定之憲副督學廣西二首
其一
文章魏闕久知名(2),四牡騑騑欲抗旌(3)。
南國衣冠思結襪(4),西方人士待持衡(5)。
龍門灘上云雷動(6),天柱峰頭星斗明(7)。
去去關河休憚遠,馬融絳帳有門生(8)。
其二
聞道逍遙百尺樓(9),西南十二攬名州。
高臨雍楚山平出(10),雄壓湘灕江倒流(11)。
捲幔論文虹氣現(12),憑欄望闕斗光浮(13)。
桂林夜月如相憶,白石清溪一釣舟。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題鐵樓
(1)方定之:名弘靜,字定之,明代歙縣(今屬安徽)人,嘉靖進士。出爲廣西副使提學,官至南京戶部侍郎。有《素園存稿》十八卷。憲副:廉訪使或巡按使之副。古時,廉訪或巡按使巡視各地必持符節,其節稱“憲節”,其人則稱“憲司”或“憲”,其副則稱“憲副”。
(2)魏闕:古代宮門外有巍然高出的樓觀,稱魏闕,后用以指代朝廷。
(3)四牡:四匹公馬。騑騑:馬奔跑不停的樣子。語出《詩經·小雅·四牡》,原詩之意是贊美大臣勤于王事。抗旌:舉旗。
(4)衣冠:古代士以上才戴冠。衣冠連稱,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裝。后用以指世族、士紳。結襪:據《史記·張釋之傳》載,處士王生老人曾在朝廷上令廷尉張釋之結襪,后用以喻屈身事長者。
(5)持衡:公平地評量人才。衡,衡量。
(6)龍門灘:在今安徽太平縣北。
(7)天柱峰;在今安徽青陽縣九華山天臺峰北三點五公里,海拔一千零二米。孤峰突兀,直插云霄。
(8)馬融(公元七九——一六六):東漢經學家、文學家,字季長,右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曾任校書郎、議郎、南郡太守等職。他遍注羣經,又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
(9)逍遙樓:桂林古城行春門上原建有逍遙樓,樓中有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七七○)顏真卿所書“逍遙樓”三字碑。抗戰期間因修大橋,城樓均被拆除,碑移江東普陀山前。
(10)雍楚:均爲古地名。雍州,晉宋時所置,地跨今河南湖北,治所在今湖北襄陽。戰國時楚國,其地跨長江中下游。五代十國之楚國,建都長沙,南面直達今廣西東部。
(11)湘灕:均爲水名。湘江,湖南最大河流,源出廣西靈川縣海洋山。灕江爲廣西桂江上游,源出興安縣貓兒山。兩條河流的源頭處,有靈渠(湘桂運河)相溝通。
(12)虹氣:即白虹,古人認爲它象徵一種英雄的氣勢。《戰國策·魏策四》:“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子。”
(13)斗光:斗指星宿南斗。《晉書·張華傳》載,晉時,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張華與雷煥密謀,于豫章豐城掘出一對寶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斗牛間紫氣遂不復見。
汪淮
汪淮(生卒年不詳),字禹乂,明代休寧(今安徽休寧縣)人。工詩。有《汪禹乂詩集》、《徽郡集》。
朝代:明代
籍貫:安徽休寧
上一篇:吳國倫《送張端孟茂才還粵西應試》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鄭谷《送曹鄴吏部歸桂林》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