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大酺(對宿煙收)》
春雨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墻頭青玉旆①,洗鉛霜②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③,寒侵枕障④,蟲網吹粘簾竹。郵亭⑤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
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⑥妨車轂。怎奈向、蘭成⑦憔悴,衛玠⑧清贏,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⑨,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⑩。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寂,夜游共誰秉燭。
【注釋】
①青玉旆:喻指竹葉。篩,末端形似燕尾之旗。
②鉛霜:竹枝外皮的粉霜。
③潤逼琴絲:琴弦受潮而松弛。
④枕障:屏風。
⑤郵亭:驛館。
⑥流潦:道路積水。
⑦蘭成:南北朝庾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善詩文,初仕南朝梁,奉使西魏被留,常有鄉關之思。有《哀江南賦》、《愁賦》。
⑧衛玠:晉人,字叔寶,美儀容,有羸疾,乘車入市,觀者如堵,階體不堪勞,成病而死。
⑨平陽客:東漢馬融,字季長,才高博洽,性好音樂,為督郵,獨臥郡平陽塢中.聞洛陽客吹笛,因念去京逾年,悲從中來,遂作《長笛賦》。
⑩青蕪國:雜草叢生之地。
(11)紅摻:指落花。
(12)荊桃:櫻桃。
【評點】
王灼《碧雞漫志》:世間有《離騷》,惟賀方回、周美成時時得之。賀《六州歌頭》、《望湘人》、《吳音子》諸曲,周《大酺》、《蘭陵王》諸曲,最奇崛。或謂深勁乏韻,此遭柳氏野狐誕吐不出者也。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自憐幽獨”,又“共誰秉燭”,如常山蛇勢,首尾自相擊應。
許昂霄《詞綜偶評》:通首俱寫雨中情景。
俞陛云《宋詞選釋》:起筆言“煙收”、“禽靜”,以下“琴絲”三句,從旁面景物著想,為“春雨”傳神。“愁極”“夢輕”三句從聽雨者著想,皆不落滯相。轉頭處恐“流潦妨車”,別開意境,兼寓思歸之意。“憔悴”三句用墊筆,為下文作勢。“哀曲”句下復用“況”字以振起之,更見力量。結處不欲一瀉無余,故“秉燭”句以含蓄出之。通首如公孫舞劍,極渾脫流利之觀。
上一篇:莫《大江東去(題項羽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韓元吉《好事近(凝碧舊池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