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昨上京江北固樓,微茫風日見瓜洲。
層層遠樹浮青薺,葉葉輕帆起白鷗。
順治十七年(1660)農歷十一月,詩人同友人游江蘇鎮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與瓜洲等名勝,賦詩多首。《瓜洲渡江二首》即寫于此時。
第一首寫于瓜洲渡江時回憶昨日在北固樓隔江遙望瓜洲所見之景。
前半首即點出:“昨上京江北固樓,微茫風日見瓜洲。”“京江”,長江入鎮江界名揚子江,亦名京江,因鎮江古名京口得名。北固樓又名北固亭,在鎮江北固山上,下臨長江,登樓可望江景,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曾云:“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瓜洲”,一名“瓜州”,鎮名,在今揚州邗江縣南之長江北岸與鎮江市隔江相對,當運河之口,乃江中泥沙淤積而成,狀如“瓜”字,故名。有渡口以通鎮江,名瓜洲渡。當詩人登上北固樓頭之時,由于時代已發生變化,此時社會趨于安定,民族矛盾業已緩和,所以沒有抒發類似辛棄疾當年那“千古興亡多少事”(《南鄉子》)式的懷古憂今之情,而只是登樓遠望隔江的瓜洲景色,那里是詩人即將渡江游訪之地,故先睹為快。在風日中,長江煙波微茫,詩人看到的只是:“層層遠樹浮青薺,葉葉輕帆起白鷗。”這兩句對仗頗工,色彩鮮明。前句是瓜洲上的景物,后句是京江上之景象。遠處瓜洲上的綠樹一層層,像青色的薺菜一樣細小而繁密;江面上的輕帆一葉葉,像白鷗一樣渺小而輕捷。“青薺”、“白鷗”采用的是借喻修辭格。前一句系以唐人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詩“天邊樹若薺”化出;后句則從杜甫《秋興》“錦纜牙檣起白鷗”化出;但杜詩“白鷗”系實指,此句則為喻體,是王士禛的創新之處。這兩句由于以小喻大,故又顯示出登樓遠望所見江天的空闊之感,又表現出詩人此時沖淡的情懷。
王士禛論詩之風格特別推崇司空圖《詩品》中“沖淡”一體,又認為詩以“清遠為尚”,“總其妙在神韻”(《池北偶談》引證孔文后語),因此其詩作大多“以沖和淡遠為主”(翁方綱《七言詩三昧舉隅》)。這首七絕的風格就屬于沖和淡遠,與孟浩然詩風相近。正是在這種沖淡清遠的風格中讓人品味到其詩之“神韻”。
上一篇:王士禛《高郵雨泊》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士禛《雨中度故關》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