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醉翁操(瑯然)》
并序
瑯琊①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②。醉翁③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④聞之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絕倫。然有其聲而無其辭。翁雖為作歌,而與琴聲不合。又依楚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雖粗合韻度,而琴聲為詞所繩約,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館舍⑤,遵亦沒久矣。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閑,特妙于琴。恨此曲之無詞,乃譜其聲,而請于東坡居士以補之云。
瑯然⑥,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⑦過山前,日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⑧,水有時而回川⑨。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⑩外三兩弦。
【注釋】
①瑯琊:瑯琊山,在安徽滁縣西南。
②中音會:符合音樂節奏。
③醉翁:歐陽修之號。
④沈遵:太常博士沈遵游其地,曾譜“醉翁操”琴曲,有其聲而無其詞。
⑤捐館舍:指去世。
⑥瑯然:清朗響亮。
⑦荷蕢:《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已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釉唬骸?,未之難矣。’”
⑧童巔:無草木的山頂。童,山無草木。木。
⑨回川:漩渦。
⑩徽:琴徽,系弦之繩。
【評點】
曾鞏跋:公沒后,子瞻復按譜成《醉翁操》,不徒調與琴協,即公之流風余韻,亦于此可想焉。后人展此,庶尚見公與子瞻之相契者深也。
黃庭堅《山谷題跋》: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隱括體不可作也,不獨《醉翁操》如嚼蠟,即子瞻改琴詩,“琵琶”字不見,畢竟是全首說夢。
許昂霄《詞綜偶評》:東坡自評其文云:“如萬解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唯詞亦然。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讀此詞,髯蘇之深于律可知。
上一篇:賀鑄《醉春風(樓外屏山秀)》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醉翁操(項余從廓之求觀家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