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云山煙樹靄蒼茫,漁唱菱歌互短長①。
燈火一村雞犬靜,越來溪北近橫塘②。
【注釋】
①漁歌菱唱:自李白《蘇臺覽古》:“菱歌清唱不勝春”翻出。②越來溪:橫塘通向太湖的一條河流,傳說勾踐破吳時,越兵由此進兵,故名。橫塘:小鎮名,在今蘇州城西。
【評說】
本詩選自張丑《清河書畫舫》卷一二下、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五七。
這幅畫,今已佚。唯其遺佚,愈加顯出前人載錄、評述的重要。張丑評此畫曰:
右畫云山煙樹,紙本、淺絳色,樹石仿李成,屋宇師巨然,山頭效米芾,既極秀潤,又饒氣韻。
《大觀錄》卷二○錄吳升的評語說:
紙本,高三尺二寸,闊一尺三寸,設淺色。山峰掩冉云樹,冥濛一片,夜景也,溪塘空曠,唱晚漁舟,菱歌互答,村莊燈火,柴門相映,造境既極幽澹,氣韻乃復鮮潤,是學晞古而神明于法度者。
這是一幅描寫江南水鄉秀麗風光的作品,它攝取吳中山水之美,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的地方特征。因為唐寅是自畫自題,因此題詩確能抓住畫境的性格和風神。首句迅即著題,“云山煙樹”在沉沉暮靄中,蒼蒼茫茫,一派冥濛,充分發揮了“米家山”的長處。次句,補畫意之不足。漁舟唱晚,采菱姑娘的清唱,此起彼伏,互相應合,這是蘇州水鄉特有的風情。畫上只能畫出漁翁、采菱女,他們優美的歌聲,是畫不出來的,靠著題畫詩補充出來。一般絕句詩的第三句要用轉筆,本詩突破常格,仍然承接上文,描寫畫面上村莊燈火的夜景,到了結尾才轉出新意,點明本圖的地點,這幅云山煙樹圖描寫的是橫塘越來溪北面的景色。
據張丑和吳升的評介,可見這幅畫兼取李成、巨然、米芾、李唐諸位前代畫家的長處。唐寅早年親受沈周指授,深受沈周的熏染,沈周在藝術上是主張兼取眾長、融會百家的,因此,唐寅兼取院體畫和文人畫的長處、宋人畫和元人畫的長處,在博取廣蓄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的獨特風格。《云山煙樹圖》體現出六如這種審美追求。
上一篇:《題云山圖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云峰林谷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