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東風句〕東風勁吹,本應百花盛開。可是在愛情上遭受重大挫折、精神處于極度痛苦的人看來,連東風也衰疲無力,百花凋謝,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改變了色彩。〔蓬山〕本是道教傳說中的海上神仙居處蓬萊山,這里代指情人所在的道觀。李商隱在玉陽山作道士,他的情人宋真人在離玉陽山不遠的靈都觀作女冠。兩座道觀相隔一條清徹的玉溪,相距不遠。〔青鳥〕道教傳說中西王母會見漢武帝前,先派青鳥來報信。這里指通風報信的人。
這是一首著名的愛情詩,它真摯、熱烈而深沉,震撼人心,千古傳誦。一對熱戀之中的情人,受封建勢力及道教森嚴的教規的束縛,難于常相幽會。相見一次,機會極難。偶而歡會,似膠似漆,分別則更難。這是一對沒有自由的情人,他們深感好事多磨,東風無力,百花凋零,人生美好的時光,一閃而過,無法長存。熱戀而有自由,時刻可以享有愛情,相互不用信誓旦旦,反之則每次相見與離別,都需要千叮萬囑,賭咒發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千古名句,就是他們表示真摯而深刻愛情的誓言。五、六兩句,具體補足首句中的“別亦難”:兩相分離,痛苦的相思,使人兩鬢添白發,早晨照鏡,為之添愁;夜晚吟詩,更增情思,格外令人心酸,看到雪白的月光,頓生寒意。最后,想起相見雖難,畢竟尚有相見的機會;情人居處,路程不遠,雙方只要常通音訊,機會還有。這樣,在抒寫了刻骨的相思之苦時,還寫到了美好的未來,增添了歡樂的氣氛,涂上了一層美好的亮色。在中國漫漫的封建長夜中,這種歡樂的情調與色彩,是少男少女們日夜祈求的美好未來,也許這正是這首抒情詩震撼千古男女青年的隱奧所在吧!
這首七律,以情動人,感情流暢,轉折自然,因而嚴格的格律對流動的感情沒有帶來半點阻礙。這種風格,在以幽深、譎怪的李商隱詩中,是極為突出的。蓬山、青鳥等典故,雖然來自《道藏》,但早已在愛情詩中運用,因而仍然顯得通俗流暢,易于傳誦。
上一篇:《無題·唐·李商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昔昔鹽·隋·薛道衡》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