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暗誅崇煥,跳梁竟返兵②。未能一心守,難去貳臣名③。背德窮猿竄,納降大度宏④。石坊標舊族⑤,治世罷屯營。
注釋 ①此詩作于嘉慶十年 (1805)。是年秋季,他東巡盛京,途經寧遠,憑吊了明清大戰的遺蹤。原詩有跋,從略。寧遠: 明宣德五年(1403) 置寧遠衛,清康熙二年改寧遠州,1913年降為縣,改名興城,即今遼寧省興城市。此地依山傍海,為山海關外的軍事要沖。②愚暗二句:袁崇煥為明代將領,抗御后金累立戰功。天啟六年 (1626) 獲寧遠大捷,次年獲寧錦大捷。崇禎二年(1629)后金繞道自古北口入長城,進逼北京。袁崇煥星夜馳援,因崇禎帝中反間計,以為他與后金有密約,被含冤處死。后乾隆據 《太宗實錄》,將此事大白于天下,并為袁崇煥恢復了名譽。跳梁者指祖大壽,明代為前鋒總兵,崇禎二年隨袁崇煥入援京師,見袁崇煥下獄,遂率師返遼。③未能二句:祖大壽終懷觀望之心,曾兩次降清。乾隆朝敕編《貳臣傳》,將他與洪承疇等列入《貳臣傳》中。④背德二句:指祖大壽兩次降清事。崇禎四年后金軍攻大凌河城,祖大壽于糧盡援絕的情勢下出城請降。皇太極派他回錦州勸降,遂不復返。崇禎十五年清軍于杏山松山大戰中大敗明軍,俘統帥洪承疇,孤守錦州的祖大壽待援無望,遂舉城投降。皇太極接納了祖大壽的請降,仍封其為總兵官。⑤石坊:寧遠城內南街有兩座石坊,南為明前鋒總兵祖大壽石坊,建于崇禎四年;北為其弟明援剿總兵祖大樂石坊,建于崇禎十一年。崇禎意在激勵其忠君守土之志,但兩人終降清。
上一篇:《奕》
下一篇:溥杰《寄慧、嫮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