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這首詩選自《杜工部集》。《望岳》共有三首,分別寫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這是第一首。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進京應考,進士落第,隨后到齊、趙(現在山東、河北一帶)漫游。這首《望岳》詩就是他漫游齊魯大地、登臨東岳泰山時寫下的一首五律。詩人以泰山高大峻秀的形象寄托自己的胸襟,字里行間充滿了昂揚樂觀的情緒。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這首詩以贊美之情描繪了泰山神奇秀美、雄偉壯麗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勇于攀登、奮發進取的雄心壯志。
全詩題為“望岳”,句句寫“望”,卻未著一“望”字,從遠而近,由粗到細,由“望”而生“想”。詩的突出特點是設問入詩,接著層層深入地寫泰山造化神秀,分割昏曉。然后虛擬情境,抒寫自己胸懷曠達,眼界無邊,像孔子一樣,高眾山之上,超群倫之表,表達出凌云之志和蓬勃的進取精神。
詩歌氣象闊大,神采飛揚,語言古樸,格調高昂。尤其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飽蘸詩人的激情,成為千古名句。杜甫后來能成為“詩圣”,與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積極進取的“凌絕頂”精神分不開,更與他敢于“小天下”的氣概相關連。這也許就是這兩句詩常常引人共鳴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曹劌論戰
下一篇: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