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粵寇詩奉答張督院見寄
其一
征南雄伐寇氛蠲(2),圣主垂衣紫極躔(3)。
推轂好憑文武憲(4),拊髀應略牧頗賢(5)。
捷馳西粵拋營甲(6),馘獻三秋凈海煙(7)。
重鎮尚煩經制在(8),卻需轔閣論功年(9)。
其二
橫池波晏將韜弓(10),玉節遙驅萬里風(11)。
勛筑京觀膺簡重(12),師殲渠帥決機雄(13)。
廟謨自際中朝穆(14),閫略誰籌外傲窮(15)。
宵旰至尊圖永泰(16),金甌應仗保障功(17)。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興安渡萬里橋去京師萬里
(1)督院:指總督或巡撫。
(2)雄伐;英勇的征討。 寇氛蠲:指“寇患”消除。蠲,免除。
(3)圣主:圣明的君王,此指明世宗。 垂衣:喻帝王無爲而治。《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紫極躔:喻帝王寳座。躔,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
(4)推轂(gú):古代大將出征,天子要行推轂之禮,表示對將軍的尊重。 憑:根據。 文武憲: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則,此指明代前朝帝王尊重統兵將帥的榜樣。
(5)拊髀(bì閉):以手拍股,歡喜貌。《莊子·在宥》:“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游。” 應略:須取。 牧頗賢:意謂具有象李牧、廉頗(均爲戰國時趙國的良將)那樣德才的人。
(6)營甲:飛馬歸營,解脫鎧甲。
(7)馘(guó國)獻:把被打死的敵人的左耳割下來以獻功請賞。
(8)重鎮:軍事要地。 經制:經理節制。此指經理節制之人,即張督院。
(9)卻:還,且。 麟閣:即麒轔閣。漢宣帝把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畫于京城長安之麒轔閣以表功。此喻張督院他日當有類似的榮幸。
(10)橫池波晏:猶言海晏河清,喻天下太平。 韜弓:韜,弓衣。納弓于衣,稱爲韜弓,比喻不再有軍事行動。
(11)玉節:玉製的節符。這裏指持玉節的將帥。 驅萬里風:猶言乘萬里長風。喻有遠大志向。《南史·宗慤傳》:宗慤字元干,少時其叔少文問所抱負,宗慤回答: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12)勛:功。 京觀:古時在戰場上將打死的敵人之尸體堆積,并用土封蓋,以表戰功。 膺簡重:委以重任。簡,任命官吏。
(13)師:指張督院所指揮的軍隊。 殲渠帥:殲滅敵方首領。 決機雄:運籌決策果斷英明。
(14)“廟謨”句:朝廷對于用兵方略的指示,由于適逢朝政清明之時,所以總是正確的。 廟謨:朝廷上的重大軍事謀略。 自際:適逢其時。中朝穆:朝中政治清明肅穆。
(15)閫略:此指將帥的謀略。閫,閫門,這裏是“閫以外”的省文。外徹:猶言域外,國土之外的那些地方。 窮:指謀略所及,使“外徼”的反叛處于困境。
(16)宵旰(gān干):宵衣旰食。天未明而食,謂君王勤于政事。 至尊:指天子。
(17)金甌:酒器,喻國土。
董傳策
董傳策(生卒年不詳),字原漢,明代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進士,除刑部主事。疏劾嚴嵩稔惡誤國六罪,下獄問主使,拷掠慘毒,再絶復蘇。會地震得赦,謫戍廣西南寧。穆宗立,召復故宮。萬曆初,累遷南京禮、工二部侍郎。言官劾其受賄,遂免歸。因繩下過急,竟爲家奴所害。有《奏疏輯略》、《採薇集》、《幽貞集》、《邕歈集》、《奇游漫記》。
朝代:明代
籍貫:上海松江
上一篇:夏時正《同前題八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